2月14日,上海仁会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会生物”)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被受理,这也是鼠年春节后第一个被受理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创新生物药自主研发和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现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转让方式为做市转让。
与许多创新药企业类似,仁会生物也面临着亏损难题。科创板以市值为中心的第五套上市标准解决了以盈利论英雄的问题。所以未实现盈利的仁会生物也选择了第五套科创板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报告期内持续亏损 大客户集中
仁会生物此次冲击科创板的武器为贝那鲁肽注射液(商品名谊生泰),这是中国糖尿病领域内的第一个创新药,也是全球首个且唯一的全人源GLP-1类药物,主要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但是因为谊生泰处于市场导入期,所以该产品的营业收入相对较小,而其又是公司唯一上市的产品,加上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支出相对较大,导致公司净利润持续为负。
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9月,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0.04万元、1408.96万元、2732.31万元和4172.31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272.13万元、-1.6亿元、-2.14亿元和-1.69亿元。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5.77亿元。
营业收入较小的情况下,成本费用的支出是刚性的,营业收入尚无法覆盖销售费用,随着销售人员数量的增加以及学术推广的增加,公司的销售费用也快速增长。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9月,公司销售费用金额分别为1308.08万元、6059.15万元、8532.75万元及1.06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614.28%、430.04%、312.29%及252.99%。
仁会生物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报告期内分别为-3439.55万元、-1.25亿元、-8754.46万元和-1.38亿元,所以只能靠筹资活动支撑生产经营。公司主要通过银行借款和股东借款来筹资,报告期内各期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7.85%、31.84%、63.11%和55.75%。与此同时,随着流动负债的增加流动比率逐年减少,报告期内各期末,公司的流动比率分别为8.50、0.45、0.17和0.83。
公司本次科创板上市拟募集资金30.05亿元,投资于新药研发项目、转化医学平台项目、结构生物学引领的药物发现平台项目、二期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及归还银行贷款。
值得一提的是,仁会生物存在大客户集中风险,公司产品谊生泰于2017年2月上市销售,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9月,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公司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6.14%、83.80%和82.61%。公司表示,主要系下游医药流通行业结构较为集中所致。如因行业政策、资质或行政处罚等因素导致客户结构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则短期内可能对公司销售产生不利影响。
共2页 [1] [2] 下一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