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季报和2020年年报显示,科创板企业业绩增速领跑A股市场。
提现服务微信:83269030 (此微信好友已满请根据提示添加下图QQ或者电话咨询)
Wind数据显示,科创板202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同创历史新高,单季度同比分别增长71.29%、213.36%。此外,科创板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一季度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为8.9%,远高于A股1.4%的平均值。
然而,在业绩一片大好之势背后,科创板的市场活跃度却出现了一些变化。
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11日晚,科创板27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为3.80万亿元,占全部A股市场总市值的4.38%。但5月11日科创板总成交量却仅为4.37亿股,成交金额合计225.52亿元,占全部A股的比例为0.59%、2.67%。
此外,2021年以来,27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日均成交量均值仅为243.74万手,其中39家上市公司日均成交量不足50万手,近九成企业日均成交量不足500万手。而如果将时间维度拉长至2020年(交易区间为2020年至2021年5月11日),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日均成交量没有一家低于两千万手。
对比创业板市场来看,2021年至今,94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日均成交量均值则为960.09万手,区间日均成交量低于500万手的企业为443家,占比不到五成。
流动性分化初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目前上市的270家科创板公司中,仅11家企业今年以来的日均成交量在1000万手以上,占比仅4%,114家企业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量不足100万手,占比超过四成。
在成交金额上,科创板企业也出现萎靡态势,270家企业中,仅1家科创板公司今年以来的日均成交额超过10亿元,8家企业日均成交额不足千万,162家企业日均成交额位于1000万至1亿元之间,占比约为六成。
其中日均成交额最高的中芯国际,2021年以来日均成交16.90亿元,不过,较同期中芯国际在港股交易情况仍有差距,2021年以来中芯国际港股日均成交额则为27.56亿元。
科创板上市企业成交量日益向头部企业集中。
以5月12日的成交数据为例,全天科创板总成交金额为241.81亿元。其中成交额最高的是中芯国际,总成交13.64亿元,占科创板总成交额的5.64%,是当天唯一一家成交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紧随其后的华熙生物、热景生物成交额均超8亿元,分别为8.65亿元、8.34亿元,分别占科创板总成交额的3.58%、3.45%。
另外,金山办公、东方生物、博众精工、硕士生物4家企业成交额超过5亿。成交额TOP10的公司占科创板总成交额的27.63%。另一边,5月12日成交额不到1000万元个股有38只,占科创板公司数的14%,但成交额仅合计2.58亿,仅占1.07%。
成交额最低的秦川物联当日成交额仅339.97万元,而这是一家2020年7月上市、尚未满一年的次新股。
“由于科创板在新股上市头五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幅限制,因此机构、散户在新股供给稀缺的情况下,会大量抢购导致公司股价畸形暴涨,当科创板新股经历了上市初期的爆炒之后,成交量会逐步萎缩,股价逐渐向下回归本源。因此就出现在二级市场交易一段时间之后,股价逐渐走低,成交量也不断萎缩的过程,我觉得这样的表现合情合理。”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
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付立春则认为,科创板个股成交量分化,主要原因是科创板投资者门槛比较高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因此呈现出了抱团“大而美”的现象。
超七成个股股价较年初下跌
流动性与股价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整体交易活跃程度下降相呼应的是,今年以来,科创板个股股价普遍表现不佳。
根据记者统计,2021年以来(截至5月11日),205家科创板企业股价较年初出现下跌,占比高达75.92%,其中54家公司跌幅超过30%,破发情况亦时有发生。
具体来看,截至5月12日收盘,2020年以来上市的20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已有27家企业低于发行价格,破发幅度超过10%,其中破发程度最高的是三生国健。
2020年7月22日,三生国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为28.18元/股,上市首日最高触及57.30元/股,次日创下57.52元/股最高价,而这也成为了三生国健的上市以来的巅峰股价。三生国健最新收盘价仅为16.25元/股,较发行价跌去42%。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上市后首份年报即交出了一份不完美的答卷,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降至6.55亿元,同比暴跌44.37%,归母净利润更是转亏为-2.175亿元。2021年一季度,三生国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续亏3,132.08万元。
此外,开普云、凯赛生物当前股价较发行价也跌逾四成,但两家企业业绩表现迥异。开普云2021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76万元,上年同期1,00.51万元,由盈转亏;而凯赛生物2020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也双降,但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同比增长19.5%。
“针对科创板而言,它是代表科技创新,代表未来,同时也代表着高的波动和不确定风险,所以股价表现相对弹性会更大一些。”付立春对记者表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则认为,部分个股大跌则是前期高估值的回归。“一方面科创板投资人门槛相对较高,流动性不及A股其他板块充裕;另一方面则是科创板企业目前估值普遍较高,很多企业几百倍市盈率,甚至还有很多亏损企业在其中。当然企业业绩可以在未来释放,但市场冷静下来之后,这些企业的股价还是会回归理性。不过我认为科创板并没有很明显被低估的上市公司,个人认为这是一种理性回归。”盘和林表示。
科创板仍具吸引力
随着流动性问题在科创板日益凸显,不少市场人士担忧或会影响企业、机构投资人对于科创板的积极性。
有半导体行业拟IPO企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目前不排除会转投创业板上市。“科创板的交易量并不高,机构热情有限,流动性没有那么理想。”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在目前A股IPO红利仍然存在的前提下,与上市后流动性和估值相比,能够上市是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当前科创板的流动性问题还没有严重到会影响大量企业申报积极性的程度。关于审核节奏、科创属性以及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等才是影响上市选择的重要因素。
前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便指出:“流动性问题其实还不足虑,从过往成交量来看,科创板公司其实并不缺乏资金关注,价格合适了自然会有资金进场交易。50万元门槛拦住了一些散户直接投资,但也避免了这些散户高位接盘被割韭菜。至于上科创板的积极性问题,流动性并不是发行人首要考虑的问题,科创属性问题比流动性问题更是障碍。”
一名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内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的深入,将进一步带动国内金融市场其他板块的发展,国内资本市场在2021年仍将是企业的上市选择热点,然而,目前由于申报企业数量众多以及审核力度加大而形成了‘堰塞湖’的现象,减缓了国内上市的速度。”
盘和林也认为:“目前流动性问题不会对企业上科创板的积极性有太大影响,尤其是那些并不是为了做高估值,真正为了融资搞业务的企业来说,科创板注册制降低了上市门槛,能融资就是个好市场。流动性最终也是公平的,好企业获得流动性奖励,差企业丧失流动性,这也应该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规律。”
但亦有专业人士认为,科创板流动性问题虽无近忧,仍有远虑,因此呼吁重视科创板的流动性问题,建议通过多种手段“激活”科创板市场的活力。今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樊芸在两会期间的全团审议中提到,科创板流动性现状不尽理想,建议对科创板的准入门槛进行调整,提升对中概股回归的包容度,同时也希望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能够尽早完善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