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70周年阅兵,接受检阅的仪仗方队,有51名即将退役的队员,他们因为担负国庆阅兵任务的需要,服役期限延长了一个月,记者记录下了他们这段珍贵的军旅时光。
在阅兵训练场,每次重大任务时都要举行升旗仪式,这一次的升旗任务,由即将退伍的仪仗老兵执行,对他们大多数人而言,尽管经历了多次仪仗司礼任务,但升旗还是第一次。
仪仗方队队员 凌鸣:因为这是我们军旅生涯中最后一次穿上礼服站在升旗台去升一面国旗。对我们每一个人在军旅生涯的意义也是重要的时刻,所以说我们今天的心情就像这面国旗一样高高的飘扬。
如果不是这次阅兵任务,也许方队队员凌鸣此刻已经退伍返乡。5年前,向往军营的凌鸣经过层层选拔,幸运地成为了一名仪仗队员,执行的第一次重大任务就是“93”阅兵,但因为落选基准兵而留下了一点遗憾。
仪仗方队队员 凌鸣:虽然没有达成自己的目标,心理上还是比较开心的。因为毕竟是人生这么重要的一次经历,能够站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这么神圣的一件事情,对我的人生也是很重要的一次里程碑。
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日复一日的严苛训练,让凌鸣如愿以偿的成为今年仪仗方队的基准兵,他的步幅、步速,甚至每个细微的动作,都决定着方队各个排面的整齐。
仪仗方队队员 凌鸣:如果基准兵的步幅发生了偏差,方队就不能按时按秒通过天安门、通过人民的检阅。老兵也就相当于一个螺丝钉,在我们整个方队紧紧地牢固着,让我们这个方队凝聚着、团结着,使方队更加整齐。
和凌鸣一样,方队另外50名退伍老兵大多数都是方队中的关键位置。党旗护旗兵李国震和成晓璐也将面临退伍,在军旅生涯的最后时光,护卫旗帜走过天安门将成为他们难以忘记的回忆。
仪仗方队队员 李国震:旗帜在我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因为作为一名护旗兵,能够护卫着旗帜通过天安门广场,我感觉是这一生最为自豪的事情。
仪仗方队队员 成晓璐:也是代表三军的形象,担子更重了,眼神不光有血性,还要有神圣感,不卑不亢,代表军人英勇的品质。
央视记者 董大伟:在这次阅兵中,仪仗方队采取男女混编的方式接受检阅,男队员平均身高1米86,女队员平均身高1米76,身高虽然有差距,但是他们的要求却是一样的,走百米不差分毫,走百步不差分秒。
班长王凤今年也将面临退伍,作为2014年9月首批从地方挑选的女仪仗队员,五年的仪仗兵生活给她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然而,就在准备此次任务过程中,一次无意中的扭伤却让她差点与这次阅兵失之交臂。
仪仗方队队员 王凤:因为我觉得这次阅兵对我来说也非常难得,然后也比较珍惜这次机会,当时感觉自己身体受伤了之后,觉得会影响这次任务,所以特别崩溃。
医生建议王凤休息治疗,但要强的她依然坚持到训练场一边给队友纠正队列动作,一边恢复训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