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笔画”的标准练兵
“我是中国仪仗兵,寒风烈日百战经,为了神圣阅兵梦,淬火成钢正前行。”这是吴鹏东为阅兵训练所作的一首诗。他2010年入伍,在三军仪仗队服役,2015年退役。国庆阅兵,已经退役4年的吴鹏东,受聘成为领导指挥方队三分队分队长兼十一排面教练员。
领导指挥方队有30多人是军职以上领导干部,6人参过战,18人赴国外执行过军事任务,26人参加过重大抢险救灾,50余人次参加过中外军事交流、培训,128人参与组织指挥过双边、多边联合军事演习。如何让他们练就过硬本领,成为合格的“受阅兵”?吴鹏东表示,必须按“工笔画”的标准组训施训,训练指标量化到厘米数、秒数和度数。阅兵就是阅精神!吴鹏东从单兵训练、正步训练,到单排面训练、方队训练,一次次磨练,一点点进步,直到单排面头线(帽线)、眼神线、下颌线、胸线、前臂线、后臂线、脚线,七条线一致,整个方队像一块钢板一样平稳。吴鹏东说:“入营集中训练时,我体重170斤,每天吃六顿饭,现在只剩下155斤了。”他用每天11个小时以上的高强度训练,换来阅兵式上的可喜成绩。
成为真正合格的仪仗兵,必须通过三关:动作关、心理关和身体关。吴鹏东用数据说话:仪仗兵每年平均要穿破七双皮鞋,挥洒1吨汗水,训练行程超过8000公里,服役期间,他所踢出的正步相当于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
聘书 周岩昌 周岩昌打赢阅兵训练这场仗
对周岩昌来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是他一生难忘的回忆。
今年3月17日,他选择辞职,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活动,有幸通过申请并担任领导指挥方队教练员,负责训练第十排面。面对清一色的少校军官,起初有点头大,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在营训练开始后,参训队员们在北京三月依旧冷冽的寒风中站军姿,他们用高挺的胸脯和湿透的军装,给周岩昌吃了一颗定心丸。训练越来越辛苦,参训队员们挥汗如雨,练就标准的军姿、整齐的齐步、铿锵的正步踢腿。
进驻阅兵村后,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突然增大增强,同时比起别的方队,领导指挥方队的队员们由于身体条件等客观原因,屡次考核成绩并不理想,队员们的心态出现波动。训练间隙,周岩昌逐个找队员谈心,晚上加班,在训练方式上下功夫,让大家重新找回了训练状态,重拾了自信。
“阅兵训练漫长而短暂,在交卷的时刻,队列整齐划一地经过天安门前,这是我为祖国70周年庆典送上的最好礼物,也帮我这个退伍老兵喊出了永不褪色的响亮口号!”周岩昌自豪地说。
随着阅兵任务的结束,周岩昌又告别了军营,告别了充满艰辛和坚持的训练场,向着曾经的军旅回忆和可期的未来挥手致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