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朝暮
《在云上》里有一段话:
“能观悲喜,有觉悟的心,获得与失去都是很好。
不能观照,执迷于外相,得到和失去都是不幸。”
行走世间,幸福就是我们寻寻觅觅的归宿。
然而,真正的幸福,无关环境好坏,无关外界评价,也无关成败得失,只关乎自己的心境。
那些抓住幸福的人,大多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向上生长的力量。
而不幸福的人,往往都有以下四个特征。
太过敏感,自寻烦恼
朋友小琪平时喜欢胡思乱想。
跟同事打招呼,对方态度冷淡,她就担心是不是自己哪里得罪了别人。
老板叫她去办公室谈话,她就害怕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事情。
同事们凑在一起聊天,她进门时,大家刚好散开,她就怀疑他们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
久而久之,她在猜疑中变得越来越不快乐,工作状态也越来越差。
敏感的人,往往想得太多,过分在意别人的态度,患得患失地丢掉了自我。
然而,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何必跑到别人的人生里作配?
就像俞敏洪所说:“很多人失去了快乐,是因为他太敏感了。别人一句话、一个评论就使自己生气一个月。这是非常无聊的。”
俞敏洪刚到北大时,发现身边的同学在学习、文艺和人际交往方面都比自己优秀,他感到十分自卑,内心也变得特别敏感。
他想参加学生会竞选,但他害怕别人在背后嘲讽他,迟迟不敢报名。
他想跟喜欢的女孩表白,但他担心对方讨厌自己,始终没有行动。
他时刻揣摩别人的言行,不断怀疑自己,到大三时不堪重负,精神和身体同时崩溃,生病住进了医院。
养病期间,他意识到过去自寻烦恼的愚蠢,决心不能再这样脆弱。
他尝试厚着脸皮去马路上贴广告,为创业死皮赖脸地四处求人,鼓起勇气在公众场合演讲。
自从摆脱了他人的目光,他的内心逐渐变得坚韧,生活也简单了许多。
冰心曾经说过:
“如果你的心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
在敏感的人心中,一句话都能引发轩然大波,一个眼神就能化作狂风骤雨。
然而,那些情绪无异于作茧自缚,他人无法感同身受,自己也难以获得解脱。
人生终究是自己的,少费精力来揣测别人,多花时间在自己身上,就是通往幸福的捷径。
不懂拒绝,活得太累
一禅小和尚说过:
“世上活得最累的人,就是不懂拒绝的人。”
诚然,生活中有很多人,太过在意外界评价,格外害怕伤害别人,始终学不会拒绝。
实际上,不懂拒绝既委屈了自己,也讨好不了对方,反而会让自己活得越来越累。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中,白领深海晶就是这样的人。
她只是一名营业助理,却从不拒绝老板不合理的工作安排,身兼多个职位,忙得不可开交。
她每天来得最早,同事们便要她帮忙整理文件、打印资料、冲泡咖啡、外出买工作餐。
同事还常以“看不懂老板的批注”,“没有你做得好”为借口,理所当然地将自己的工作丢给她。
新来的员工把事情搞砸了,也会把责任甩到她身上,她只能想尽办法来善后。
因为害怕被别人说三道四、厌恶排挤,她不敢说出“不”字,活得筋疲力尽。
太宰治说:
“我的不幸,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其实,好的关系不会因为你的合理拒绝而破碎,反而会更加长久。
作家刘同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
一个朋友买车时发现钱不够,跑来找他借钱。
以前无论是有人来找他借钱还是借东西,他都会一口答应下来。
但是,每次借出去以后,对方要么迟迟不还,要么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没借过。
因此,他不想再和熟人产生金钱关系,便当场拒绝了这位朋友。
朋友了解原因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表示理解,两人相处得更加坦然舒适。
没有底线,有求必应,得到的只有变本加厉的索取;坚守原则,敢于拒绝,才能获得真正的尊重。
做人有锋芒,处世有态度,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和无意义的消耗,方能离幸福越来越近。
习惯抱怨,是种灾难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提出一个“自证预言效应。”
人们的自我暗示,会在不知不觉中对事件结果产生影响,最初设下的预言,也会逐渐成为事实。
所以,不论处于何种境地,一味抱怨,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谋求改变,才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曾经有一位叫塞尔玛的女子,陪丈夫驻扎在沙漠陆军基地里。
当地环境恶劣,气候炎热,丈夫每天外出演习,留她一人待在营地。
而她又与当地人语言不通,无人交流,倍感孤独寂寞。
于是,她不停抱怨身边的环境太差,责怪丈夫的忙碌,甚至讨厌当地的一切。
日子越来越难熬,她就写信向父母倾诉心中的苦闷。
可是,父亲的回信只有三行字:
“两个人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
一个人看到了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