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我们将成钢铁工人,把青春献给包钢……”
当年,玛拉沁夫和通福为电影《草原晨曲》创作的主题歌,唱遍大江南北,感染了无数人。
斗转星移,歌里的愿景早已变成现实的美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草原钢城再传捷报:
包钢家电钢产品成功应用于美的、海尔、惠普、戴尔等知名企业,北重集团首台无人驾驶矿车交付客户……以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是什么催生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发展奇迹,引领289万多各族儿女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上下求索人民至上
秋日草原,天高云淡。达茂旗艾不盖河南侧的女儿山上,“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12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1936年2月21日,百灵庙蒙政会保安队千余爱国官兵,在中共西蒙工委书记乌兰夫的领导下,由云继先、朱实夫、云蔚等人组织发动的抗日武装暴动,打响了蒙古民族反对分裂祖国、坚决抗击日本侵略的第一枪。”讲解员清脆的声音把人们带回到那段峥嵘岁月。
东河区老北梁上的包头召,留下了王若飞、乌兰夫、奎璧、多松年、吉雅泰等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在王若飞纪念馆,图片、实物讲述着感人至深的故事,传递出英烈们的初心使命。
1949年9月19日,绥远和平起义,包头回到人民的怀抱。
回望历史,心潮澎湃。
从“把一切献给党”的中国保尔吴运铎到大国工匠卢仁峰;
从“集体的羊一只也不能少”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到北疆“草根卫士”阿迪亚;
从“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陈文学到“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潘志荣……
“人民的渴望和期盼,就是我们党员干部必须要扛起的使命!”达茂旗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永新的话掷地有声。
北梁,曾是内蒙古乃至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城市棚户区:祖孙三代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夏天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房子之间的小巷只能容一人侧身通过,院子公用的旱厕不分男女,和居民的住家只有一墙之隔;冬天烧煤取暖,整个棚户区烟雾缭绕……
如今,12.4万棚户区居民住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困扰北梁居民多年的就医难、上学难、就业难、如厕难等诸多难题得到彻底解决,宽阔的绿地、林立的高楼、齐全的设施成了新北梁的标配。
76岁的高子文笑着说,“本以为会在北梁住一辈子,没想到还有这好房好景好日子。都是党给的。”
这是幸福的包头:2018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7407元和17435元,发放各类兜底保障资金2.3亿元,各项救助保障水平保持全区前列;新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牧区互助幸福院等养老服务机构93个,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
民生小事,民心大事。
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始终不变。
攻坚克难覆地翻天
白云鄂博,蒙语意为“富饶的神山”。48平方公里范围内,探明的铁矿石储量约15.6亿吨,其中稀土储量世界第一。
从高处俯瞰,昔日的神山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人造天坑,比普通车辆高出好几倍的大型运输车就从这里开出,源源不断地将矿石运往包钢。
“‘一五’期间,国家将包头列为全国8个重工业区域之一,以钢铁、机械制造为主。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就有6项落户包头。”
92岁的张国忠和84岁的葛桂林坐在我们面前,他们是包钢第一代建设者。
“‘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口号响彻神州。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钢铁企业,让祖国强大起来。这就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初心!”
“干部、技术人员、工人和高校毕业生从全国各地涌向包头。东河区那个老车站,每天都要接待成千上百的旅客。”
忆起那个火红年代的火热激情,说者落泪、听者动容。
包钢在塞北草原拔地而起,奇妙地演绎着草原和钢城相遇和融为一体。
微电影《爸爸妈妈的橡树》,讲述的老军工“扎根塞北造大炮”的故事,原型正是这对夫妇——于正心、陈豪。
“第一志愿就填了包头。作为国家火炮自动控制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我们报效祖国、履行使命的岗位在这儿!”北重集团科研所原所长于正心说。
厂房简陋,设备奇缺。于正心在只有天窗、天窗还没盖儿的地下室进行产品攻关,风沙刮来,一地沙子;雨水灌进,一地的泥。困苦中这样的信念愈砺愈坚:造出我们自己的大炮!
在海上试验舰炮性能时,陈豪立下誓言:“就算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结束我国没有专门海军炮的历史!”
1954年建厂、1958年诞生新中国第一辆坦克的一机集团,在苏联专家撤走后遇到困境。怎么办?自己攻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