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一处“网红”地标,这几日在网络引发“刷屏”。此地位于城市中的“绿肾”河汊纵横,移步换景,鸭嬉鸟鸣、古木苍翠,想必很多人已猜出答案,它便是西溪湿地。
2005年,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开园。从那时起,西溪湿地作为样板,开始诠释何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根据新华睿思·数媒智慧分析平台数据显示,关于“浙江生态治理”的信息在3月31日至4月2日之间保持较高热度,最高达233253条。在微博平台,相关话题#生态保护好也会回馈你##美丽浙江#登上热搜榜,阅读量高达千万,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和探讨。
以西溪湿地为中心的大西溪经济圈、文化圈和生活圈正在形成。如今的西溪湿地,意义远不止旅游休闲带来的收益。有网友留言表示,西溪湿地的转变,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诗意场景走入了人们的生活,见证着“让城市融入大自然”的生动实践。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会不会相矛盾?答案是否定的。安吉余村的变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个曾经的“污染村”,依托“竹海”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实现了从“石头经济”到“生态经济”的转型。如今,漫步余村,这里青山叠翠、流水潺潺,还可以看到不少农家乐和创意小楼。同样是“靠山吃山”,今昔对比,却有着本质不同。2019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79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9598元,为美丽乡村打造了活脱脱的现实样本。今非昔比的景象背后,是余村几十年来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探索。
不只是余村,也不只是余姚横坎头村、淳安下姜村等“明星村”“样板村”,浙江10万多平方公里大地上的2.8万个村庄,践行“两山”理念,逐步绘就了一幅生态宜居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这幅图景背后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美丽乡村建设等一脉相承的浙江治理。
浙江日报评论称,“两山”理念源头在浙江,这构成了浙江发展生态经济独特的思想资源。始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一定会以源源不断的经济红利回馈,使美丽浙江的绿色指数和含金量不断刷新,助力之江大地的百姓们生活越来越好。
策划:廖晓华
监制:徐乐静
作者:韩冰玉
设计:程焕航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