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新闻多一度 | 出征在即,“太空出差三人组”的另一个“身份”

发布时间:2021-10-16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10月16日0时23分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即将发射

距离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出征还有几个小时

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另一个“身份”……

10月14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见面会上,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玻璃房内与媒体记者见面。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宇宙级梗王”翟志刚:

高高兴兴飞出去

安安全全飞回来

图片来自新华社

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指令长由航天员翟志刚担任。

2008年9月27日,翟志刚曾搭乘神舟七号飞入太空,并在刘伯明、景海鹏的配合下圆满完成空间出舱任务,成为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9年,翟志刚接受记者采访讲述“太空漫步”的故事,却因不断爆梗被网友称作“宇宙级梗王”。

谈及发射时的感觉:“好像有人在我屁股后面咣的一脚,把我从正面踢到反面,完了之后就悬在那儿了……”

回忆“太空漫步”:“我顺着脚底下往下一看,我的天啊,这咋整?太深了,老远了,深不见底啊!我可得抓住啊……我一看飞船也是悬空的,地球也在天上悬着,无依无靠啊,我都怕地球从空中飘跑了……”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紧急关头,刘伯明从舱内找到一根金属撬棍递给翟志刚,“当通过辅助工具把舱门撬开一条缝的时候,心情就像瞬间打开了一个小窗户一样,心花怒放!”

就在翟志刚准备出舱时,轨道舱突然响起火灾警报。翟志刚说:“这时候我二话没说,坚决先展示国旗,把国旗对着镜头。”

18年后,55岁的翟志刚将从问天阁出发,再度领命出征太空。翟志刚说:“高高兴兴飞出去,兢兢业业飞行中,安安全全飞回来。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神舟十三号任务完成好。”更多阅读:《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翟志刚再担指令长》

“太空老师”王亚平

带着孩子们的眼睛去触碰梦想

图片来自@我们的太空

10月15日,王亚平在朋友圈写道:“出差半年……”

1980年出生的航天员王亚平,继2013年执行神舟十号任务之后将再度进入太空。这次,她又将增添不少“首个”的标签: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首个出舱的中国女航天员。

2013年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中,王亚平和聂海胜、张晓光共同飞行十五天,并在“天宫一号”为全国6000多万中小学生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王亚平也因此多了一个身份——“太空老师”。

高中班主任谈航天员王亚平:文化体育样样优秀。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2013年,王亚平入选神舟十号航天员乘组,6月11日17时38分搭乘神舟十号飞船首次飞向太空。

根据任务安排,王亚平在飞行中为全国8万余所学校的6000多万名学生进行太空授课。这是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中首次开展教育应用类任务,是一次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的科普直播活动。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如果说第一次飞行更多的是新鲜和好奇,那么第二次飞行,我觉得更多的则是期待和享受。”王亚平说,她期待再次飞上太空去享受失重环境下那种神奇美妙的感觉,期待着能够在我们自己的空间站里迎新年、过除夕,期待着到舱外去看看我们美丽的太空,也期待着能够再一次带着孩子们的眼睛去触碰梦想、开启新的探索。

“追梦新人”叶光富:

想透过舷窗好好看看祖国母亲

图片来自新华社

在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中,有一位航天员是“新人”,他就是叶光富。10月14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公开亮相。浓眉大眼、英俊帅气的叶光富,让很多网友表示:航天员的颜值这么高!

从空军飞行员选拔为航天员后,11年来,叶光富带着飞天的梦想坚持训练,终于即将问鼎苍穹。

初中老师回忆航天员叶光富:身体素质很好 爱做能量转化实验。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2016年6月,叶光富赴意大利撒丁岛参加欧洲空间局的洞穴训练,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参加这一训练。

在黑暗陌生潮湿的洞穴中,航天员叶光富克服紧张与不适,圆满完成这项极具挑战的训练任务。叶光富说:“我们每一个航天员不是在飞天就是在为了飞而奋斗的路上,我也是如此。”

有一次,团队发现一个有2个足球场大的洞厅,尽头的石墙高达100米。叶光富要完成对这个洞厅的勘测,辅助勘测定位的另一名航天员爬到一个边缘位置。叶光富敏锐地观察到有岩石往下滚落,顿觉不妙,赶紧招呼那名航天员撤回。就在刚回撤到安全区域后,岩石开始滑落,并迅速发展成一大片岩体滑坡。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最终,叶光富和整个团队一起战胜了种种困难,并从庞大的地下迷宫中安全回归。在任务后期,他将所有勘测的数据进行下载、整理、分析,生成了一个3D洞穴地图,为以后训练留下宝贵资料。

如今,叶光富即将问鼎苍穹,实现飞天梦想。“我已经做好各方面的准备,现在对任务信心满满。我也想透过舷窗,好好看看这颗蓝色星球,好好看看我们祖国母亲。

资料整合自 央视新闻、新华社、新京报我们视频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