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福印:一位老摄影家的人生扫描
发布时间:2020-08-06来源: 编辑:
说到这位主人翁,摄影的经历很老,而年龄并不算老。因为在他是身上总是洋溢着一股年轻人的气息。
山沟里创出来的实干家
1950年7月,他出生在江密峰一个中医世家,自小便受到正统的教育。老人要求他做一个正派的人。在中学,1965年全校第三个入团,当了4年副大队长,5年的大队长。1968年学校到部队进行拥军演出,当了兵,在39军115师文化工作队搞演出。1971年复原到地方,被分配到了江城日报社,先是当工商部的记者,后来让他到了发行部,当时报纸发行是个最艰巨的任务。他以部队养成的闯劲,一个一个县区的公社、大队地跑,有时一个月都不着家。落实征订任务。结果创造了市级报纸年发行量10万3千份的全国纪录。他说,人要热情,工作要有激情,扎扎实实,不能来虚的。
1973年,他被推荐到东北师大中文系进修,1975年和同学们到榆树县大坡公社学农,在一个两帮夹一沟的地方,和同学们在一起走,沟里还有一些小孩在那里玩耍,忽然,前面的一匹马毛了,向着沟里跑来。人们都慌了。那时他还穿着黄白色的军装,他一看这阵势,立刻迎着马跑了过去。那马一看前面有人迎了过来,一扭头往旁边的岔道跑了。几个同学都说:是你救了我们和那些孩子。可他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这就是本文要介绍的主人翁——聂福印。
他还特别爱好体育,在师大的时候,运动会上,先后夺得了手榴弹投弹第一,射击第一,还有滑冰第六。
摄影界里的热心人
后来,聂福印回到江城日报社当了主任摄影记者,并承包了报社的彩扩公司,别人用一年没有完成的事情,他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办了起来,而且,一干就是8年,每年除了给社里交9万元管理费,还负责七八个人的开支。从1980年到2000年,他牵头办了100多期摄影学习班,培养了3千多摄影人。在报社由于特别能干,他成为了吉林省青年联合会常委、吉林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人像协会主席、吉林市政协七、八、十届委员。
他常说:人的一生,要有人爱,有希望,有事做。前提是有胸怀,心里装着朋友,多想着为别人做点什么。
由于他的热心和真诚,他的朋友很多,事情很多,快乐也很多。他在自己的车上,播放着自己拉的手风琴乐曲,还有自己在中国音乐学院毕业的女儿演唱的歌曲《好运来》《祝福祖国》
他购买了世界顶级瑞士赛兹6、0转机,能够提供组合式千人集体合影的阶梯铁架,所以许多单位的大型会议都请他去拍合影。他说,我之所以要做很多的事,不单单是图意挣钱,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做事。不是有位作家说过嘛,被人需要是一种快乐呀。
善于找乐的老顽童
退休之后,许多人都感到很寂寞,没有事情可做了。可是,老聂简直比上班还忙。他给自己总结了二十字生活准则:“平安、健康、快乐、平衡、知足、交流、总结、运动、宽容、长寿”。
他在网上参加了50多个群,有吉林记忆、吉林市中老年摄影中国特色高清摄影等等,还担任了五六个群的管理员。他还带着妻子,到处去旅游,除了西藏,几乎走遍了全国。他还热心拍摄的家乡的风光,六上长白山、五上雪乡、七上凤凰山……他所拍摄的作品足足有几万幅之多,装了好几大箱子,刻制了一千多个光盘。
他真是太能干了。做出了许多人没有做出的事业。
尽管他的身上没有那些荣誉的光环,可是,却有着许多难有的口碑。老聂可是个热心的能人。老聂的人品好哇。老聂是个可交的朋友。老聂的朋友可真多。
究其故,还是老聂的胸怀和气度、人品和艺品。
有道是:人生自古苦乐多,世间成败任人说。
留得仁德在心头,何惧岁月有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