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报 > 正文

東北全面振興正夯基(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0-08-06来源: 编辑:

東北全面振興正夯基(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增資30億歐元,德國寶馬集團正在沈陽新建工廠﹔共同投資超100億美元,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攜手中國企業正在盤錦建設超千萬噸級煉化基地……嗅覺靈敏的跨國資本,紛紛跨過山海關,大手筆布局東北,對東北經濟投下“信任票”。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東北地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其中遼寧2016年罕見出現負增長。

  作為新中國工業的搖籃,東北地區擁有一批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是全國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在國家發展全局中舉足輕重,再大的困難也要迎難而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2016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發布,擘畫出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的宏偉藍圖。2018年9月,在東北振興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節點,習近平總書記赴東北考察,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推進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東北三省干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振興的重要思想,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正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全力推進東北振興。

  用鋼牙啃硬骨頭,刀刃向內優化營商環境

  追加30億元投資,唐永強與公司管理層作出決定時,沒有絲毫猶豫。

  此前,唐永強任總經理的龍江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55億元,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建設玉米深加工項目,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見多了商海風浪的唐永強由衷地豎起大拇指,“我要為齊齊哈爾的營商環境點贊!”

  距齊齊哈爾1000多公裡之外的遼寧大連,投資700億元的恆力煉化一體化特大項目,從破土動工到建成投產僅用了19個月。“多虧了‘重大項目專班’制度,企業遇到困難,政府有專人幫助解決!”企業負責人說。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也是新一輪東北振興必須補齊的一大短板。曾幾何時,“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說法,讓許多企業家望東北而卻步。營商環境成為東北振興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明確提出了6個方面的要求,第一條就是“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

  用鋼牙啃硬骨頭,下猛藥治頑疾,動刀子切毒瘤,東北三省拿出自我革命精神,以超常規措施優化營商環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2017年2月1日,《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這是全國首部規范營商環境建設的省級地方法規,對建設平等便利的市場經濟環境、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環境、更具活力的創新創業環境等都有明確規定,對14類政府及其工作人員侵犯企業合法權益行為劃定了紅線。

  遼寧的舉措被借鑒推廣,《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今年相繼出台實施。

  創設專門機構是東北三省又一超常規措施。

  2017年初,經中央編辦批准,遼寧成立全國首家省級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2018年遼寧省機構改革,一些機構被精簡,但該局得以保留,並且升格為省政府直屬機構,職能進一步優化。

  以機構改革為契機,黑龍江將省政府辦公廳的企業和創業投訴管理、發展環境整治、網上政務平台建設、網上審批監督管理、流程再造等職能整合,組建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吉林則整合電子政務、大數據建設、營商環境優化等職責,組建了省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建設管理局,並加挂省軟環境建設辦公室牌子。

  祛除頑症痼疾,東北各地刀刃向內,動真碰硬。

  新官不理舊賬是營商環境中的一大問題。遼寧嚴查招商承諾不兌現、新官不理舊賬問題,去年一年清償政府欠款194億元。《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確規定,不得以政府換屆、機構調整等理由不履行、不兌現承諾的合法優惠條件。《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確規定,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新官必須理舊賬”。

  “如果投資者遇事就要打點、辦事就要找人,這樣的政務環境何談廉潔,又何談高效?”黑龍江以放為原則、不放為特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累計取消和下放行政權力2402項,讓“辦事不求人”真正落到實處。吉林以“隻跑一次”改革為重點,持之以恆推進“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遇事不求人、規則無偏見”的良好環境,企業開辦時間已壓縮至3天。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