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通报一季度全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等情况并就吸收外资形势等答问
发布时间:2020-07-07来源: 编辑:
商务部召开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2020年4月23日)
【高峰】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商务部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我首先有两条信息需要向大家主动通报。
第一条是关于2020年一季度全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情况。
今年1-3月,全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网上零售额达2.2万亿元,同比下降0.8%,降幅比前两个月收窄2.2个百分点。网络零售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达23.6%,较上年同期提升5.4个百分点。
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一季度全国网络零售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市场运行基本平稳。从品类情况看,药品、烟酒、粮油食品等销售额增长超过20%。汽车用品、家具、服装鞋帽等1-2月的销售额下降明显,3月有所缓解,降幅收窄10个百分点以上。从地区情况看,东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增长2.8%和8.7%,中部和西部分别下降8.7%和4.8%。
二是市场供应较为充足。11家主要电商平台生活必需品销售平稳,米、面、油、猪肉、牛奶、蔬菜、鸡蛋库存充足。从监测数据看,必需品库存呈稳中有升态势。
三是涉农商品销售旺盛。一季度,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936.8亿元,增长31.0%,其中,肉禽蛋、粮油和蔬菜的增长较快,增速均在70%以上。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额达到277.5亿元,增长13.3%,比全国网络零售增速高14.1个百分点。
四是网店复工稳步提升。电商平台企业、平台内商家和物流快递服务企业积极推进复工复产,有力保障了市场平稳运行。商务大数据对350万家主要网络零售店监测显示,截至目前,平台内商家复工率已近90%,比2月底提升20个百分点。
五是“宅经济”成为市场热点。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100多位县长、市长走进直播间为当地产品“代言”。家居用品、厨具、健身器材等受到消费者青睐,同比增长超过40%。笔记本电脑、打印机、键盘等居家办公商品销量也呈10%以上的增长。
第二条信息是关于近期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供应情况。
近期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价格持续下降。据商务部监测,上周(4月13日至19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1%,连续8周回落,累计降幅7.5%。分品种看,肉类价格以降为主,猪肉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1.3%,连续9周累计下降11.1%;牛肉批发价格下降0.1%,羊肉批发价格上涨0.2%。禽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其中鸡蛋、白条鸡的批发价格分别上涨1.5%和0.4%。水产品价格略有回落,其中大带鱼、鲢鱼、大黄鱼的批发价格分别下降1.7%、1.5%和0.8%。粮油价格小幅波动,其中面粉、大米批发价格分别上涨0.5%和0.4%,花生油、菜籽油批发价格分别上涨0.4%和0.3%,豆油批发价格下降0.1%。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上涨0.6%,6种水果平均批发价格上涨1.3%。
以上是今天需要向大家主动通报的信息。下面,我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下面请提问。
【中国新闻社记者】我们注意到3月中国吸收外资金额同比降幅比2月明显收窄11.5个百分点,能否请商务部分析原因?这种回暖态势今后能否继续保持?在欧美疫情警报仍未解除情况下,商务部对今年中国吸收外资前景有何预期?
【高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中国和全球经济都带来巨大挑战。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企业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中国经济展现出的巨大韧性,特别是中国市场消费潜力的逐步释放,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有效提振了外商对中国投资的信心和预期。
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继续推进扩大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外商长期在华投资经营的信心,稳存量、促增量并举,全力做好今年稳外资工作。谢谢!
【俄通-塔斯社记者】按照官方统计,最近几个月中俄贸易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而且中国到俄罗斯的出口出现了负面增长。在全世界经济活力继续下降的情况下,双边贸易会不会恢复本来比较乐观的增长形势?2020年中俄贸易额会不会超过去年的指标?
【高峰】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3月中俄贸易额25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增速在中方主要贸易伙伴中排第二位。其中,中方自俄进口162亿美元,同比增长17.3%,进口增速在中方主要贸易伙伴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