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行点赞跨境理财通试点:大湾区双向投资需求强劲
发布时间:2020-07-04来源: 编辑:
”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生效期及细则目前尚未确定,选择当前时机,提前公布这一决定,表明了三地金融监管机构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支持。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管局及澳门金管局联合发布公告称,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下称“理财通”)试点。渣打银行、在此后都表示,欢迎这一决定,并将积极开展理财通业务的筹备工作,期望尽快推出相关产品及服务。
公告显示,理财通业务是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便利化而生。具体是指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试点允许三地境内外居民以个人身份在跨境银行开立投资专户,投资银行旗下销售的合格理财或投资产品。按照购买主体身份,理财通业务可分为港澳银行面向内地居民的“南向通”,以及内地银行面向港澳居民的“北向通”。
对此,渣打银行大中华区及北亚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大湾区的双向资金流动投资需求强劲。不过,理财通业务试点的生效期及细则目前尚未确定,选择当前时机公布这一决定,表明三地金融监管机构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支持。理财通落地后有望进一步促进离岸人民币业务增长和资本账户开放的尝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理财通将巩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经济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最富裕的城市群,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因而备受关注。其中的香港身为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也是最大的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占据了约75%的市场份额。有机构预计,至2025年,大湾区银行业务的收益将达185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3%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近期称,理财通将为香港金融业界开拓巨大的客源和业务发展空间,推动本地财富管理业务市场成长,带动产品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开发等整条金融产业链的发展,也会惠及相关的专业服务领域。进一步来说,理财通扩大了香港财富管理业的腹地,为国际金融机构提供更多诱因在香港设点和投放更多资源,服务内地投资者,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
丁爽表示,理财通的双向需求强劲,内地市场对境外投资者来说拥有更高的收益与回报,港澳市场则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分散化、多元化投资渠道。因此,市场需求决定了双向的业务开展存在较大空间。
与此同时,跨境理财通的出台也会使离岸人民币的业务进一步增长,资本账户的扩大开放会给双方投资者提供更多机会,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有力措施。跨境理财通中人民币的使用和结算,以及离岸市场汇率的使用也会再次强化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市场中心的地位。
渣打大中华及北亚地区行政总裁洪丕正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政策逐步出台,区内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将能有效吸引外资,提升区域竞争力,预期大湾区未来将成为中国经济主要增长动力之一。
“理财通”半年多来在监管支持下快速推进
早在去年11月初,在京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的16条措施中,便已提出探索建立大湾区跨境理财通机制。
余伟文早在去年12月便曾表示,香港金管局已开始与人民银行等部门探讨理财通落地事宜。香港金管局正从三方面推进与内地的合作,包括加强互联互通机制、强化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参与大湾区建设等。对于理财通,他希望在风险可控、保障投资者权益的原则下,参考现有互联互通机制的经验,尽快推出此项业务试点。
今年5月14日,央行联合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再次重申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并明确该机制将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境内境外居民对的双向购买模式和渠道。
6月29日公布的理财通试点决定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业务的管理方式和限制机制。
公告中称,“北向通”和“南向通”业务资金将通过账户一一绑定实现闭环汇划和封闭管理,使用范围仅限于购买合资格的投资产品。资金汇划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资金兑换在离岸市场完成。对“北向通”和“南向通”跨境资金流动实行总额度和单个投资者额度管理,总额度通过宏观审慎系数动态调节。港澳与内地相关监管机构也将签订监管合作备忘录,建立健全监管合作安排和联络协商机制,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建立公平交易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