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凉山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07-03来源: 编辑:

  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相结合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新时代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特征,是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红绿灯。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凉山发展,要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着眼点,以梯度融合、错位施策、协同推进为原则,把改革创新发展作为核心驱动力,把探索土地资源资本化再配置、物权资本化共享、信用消费资本化投融资模式的体制机制作为着手点,以全域全景空间旅游为主导产业,从需求视角重构乡村康养、医养、旅游综合体,带动现代农牧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对支撑凉山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投入等,开创凉山从全面小康迈向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凉山城乡融合共享绿色改革发展的条件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面积6.04万平方公里,辖16县1市。凉山州是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之一,大凉山腹地的11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中,有371个深度贫困乡。可以说,发展是解决凉山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理念是凉山从全面小康迈向高质量发展行动的先导,是思路、方向、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是否正确,决定凉山从全面小康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四川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要求,出台了《关于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从12个方面提出了34条政策措施,精准支持凉山州脱贫攻坚。凉山州委、州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了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方案。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凉山州如期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了保证。

  笔者认为,建设“国家深度贫困区(凉山)城乡融合共享绿色创新发展试验区”,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凉山从全面小康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凉山州开展城乡融合创新发展试验具有强大的民意基础。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消除贫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凉山州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凉山,点燃了凉山州各族群众创新发展的激情。

  凉山州具备试验探索生态资源资本化与经济质量生态化的条件。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与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互衔接。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度贫困地区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受自然资源、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上发展相对落后。以生态建设为例,有的深度贫困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但还没有找到生态经济性与经济生态性良好衔接的途径,国家层面的生态资源资本化与经济质量生态化的实证样本还处于空白。从长远和全局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主要在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质就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以经济生态为原则推进乡村现代化建设,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中有城镇、城镇中有田园的城乡融合格局。凉山州具有后发优势,特别是具有“冬天天上送暖,夏天地上送凉”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凉山州创新探索国家深度贫困区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提供了条件。

  发挥安宁河独特的区位优势,探索生态康养、医养和全域文化生态旅游业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化。安宁河是凉山的母亲河,凉山发展较好的地区集中在安宁河流域,为大凉山腹地深度贫困地区提供就业岗位最多、拉动脱贫贡献最大的地区也集中在安宁河流域。笔者所在的课题组经过深入调研、比对研究认为,安宁河流域适合承担“凉山城乡融合共享绿色创新发展试验”的重任。建议引入新能源空铁(以锂电池动力包为动力源的空中悬挂式轨道列车系统),构建安宁河乡村空中经济廊道,以生态修复提升大凉山腹地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的劳动技能,增加其在安宁河流域的就业岗位,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

  “新能源空铁+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为凉山州城乡融合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范式。凉山州内各地区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长期困扰着凉山区域整体脱贫攻坚、转型升级。发展“新能源空铁+全产业链”,有助于把各种生产要素通过新能源空铁空中经济廊道串联起来,有效激活、全域整合凉山州本土特色文化、旅游等资源,构建起城乡融合发展驱动轴,培育乡村新引力,全面推进凉山州城乡融合发展。

  凉山从全面脱贫转向全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全面探索体制机制。

  凉山州要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改革发展的视角,试验探索凉山资源资本化体制机制。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