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浙江杭州市富阳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侧记

发布时间:2020-05-17来源: 编辑:

【慧聪教育网】杭州市富阳区东洲中心小学的录播教室后墙上,贴着11个学生的名字。和普通的学生名单不同,这11个名字字号大,并且有自己特定的摆放位置,它们按照东洲中小五丰岛校区四年级全体同学的座位顺序排列。每当这间教室与五丰岛上的课堂连线,教师便可通过屏幕和这份名单,迅速念出举手学生的名字。于是,虽然隔着钱塘江,两校区学生却有着平等回答问题的机会。

东洲中小拥有4个独立校区,因地域限制,各校区生源和师资比例极不均衡。五丰岛校区仅有40多名学生、10位教师。2015年,校本部建成了第一间录播教室,结束了共同教研时五丰岛教师们先轮渡、后汽车的历史。

从创建之初无法实现真正同步的“简易同步课堂”,到如今3.0版本的互动录播教室,校区间的实时互动不但为学生带来了新鲜的学习体验,而且为教师资源共享、学情探讨打通了渠道。在这间教室里,举办过学校所有中型教研活动,各年级语文、数学的种子课,名师名校长讲座,教坛新秀报告。小规模校区的教师质量、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获得了稳步提升,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校区教育均衡发展。

东洲中小的同步课堂,是近年来富阳区教育局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不断探索的成果缩影。在富阳区教育局副局长郦建看来,以“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示范校”为载体,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手段,构建多层次、全覆盖、智慧型教育信息化体系,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同步课堂,师生共享优质资源

“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为什么呢?唐市小学的同学们,你们说,孩子们都到哪里去了呢?”富阳区富春第四小学的录播教室里,语文骨干教师何丹正带领三年级的学生学习《海滨小城》。色彩活泼的板贴、富有思维含量的提问,不但吸引着教室里的学生,也让屏幕另一端的学生拥有极强的参与感。

距离富阳200多公里的缙云县唐市小学,在2019年4月同富春四小签署结对协议,自此,通过互联网和大屏幕,两个学校的孩子时常共享40分钟的美妙课堂。“互联网是技术手段,教育是根本目的”,凭借这一共同理念,双方学校互通共融、实践创新,逐步打开了优质资源共享、教育生态共建、师生成长共研、学校发展共赢的良好局面。

富春四小通过前期调研和多次论证,将语文、音乐两门课程选定为互动课堂的科目。“特别是音乐课,唐市小学没有音乐教师,互动课堂给孩子们带来了不寻常的艺术体验。”据副校长董建平介绍,同步课堂里,时常会遇到对于同一个问题,两边学生回答视角完全不同的情况。“这其实是双方学生互相学习,扩大视野的过程。不仅掌握了文化知识,还冲破了空间限制,增强了孩子对不同地域的了解,彼此都很有收获。”

受益于同步课堂的还有双方的教师。“刚开始我不太适应,觉得讲着课,画面切来切去,有效果吗?”回想自己第一堂同步课,富春四小教师章丽英依然记得当时的状态:“互动不多,缺乏经验,照顾不到对方的学生,其实主要因为不了解对方的学情。”没想到下课后,对方教师麻耀之主动加了她微信,坦言她的教学理念给自己很大影响,说自己找到了大后方。随着时间推移,课堂之外教师们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不仅有教学资源的共享、方法上的沟通,更有对学生学情的探讨。“再上起课来,就会觉得效度大大提升,对方学校的学生们喜欢了,甚至会主动提问,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得很好。”章丽英欣喜地说。

在浙江省“互联网+义务教育”民生实事项目的推动下,富阳区教育局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建立中小学同步课堂系统,实现对乡村小学和乡村薄弱初中结对帮扶全覆盖,利用互联网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常态化“同步课堂”“同步作业”“同步辅导”“同步教研”以及远程专递课堂,实现全区城乡结对学校、跨区域帮扶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

富阳区教育局前后三期共建设录播教室75间,其中能实现互动的录播教室47间,开展区域网上同步课堂、同步教研活动220余场,与缙云、贵州锦屏、新疆阿克苏结对帮扶学校开展视频直播互动教学活动20多场,让乡村学校的学生同步享受到城镇的优质教学资源,有效推动了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8年11月,浙江省“城乡携手、同步课堂”现场会在东洲中小举行,同步课堂的实施得到了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的充分肯定。富春四小、东洲中小、富春七小等学校还在同步课堂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教学模式,并被当作样本在全区推广。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