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报 > 正文

全时便利店全面败退,疫情该背锅吗?

发布时间:2020-05-16来源: 编辑:

全时——“最像 7-11 的本土便利店”,迎来了不怎么漂亮的终局。

5 月 11 日上午,全时便利店发布告知函,称将关闭北京区域所有门店。原本的 300 多家北京全时门店在 5 月 20 日之后将全部关店,闭店前大部分商品以 6-7 折出售。

凤凰网科技 (微信搜:iFeng科技) 获悉,上周,全时北京区域经理们被召集起来召开视频会议。会上,他们被告知了 5 月 20 号闭店的消息。“太突然了”,全时北京一位区域经理说,4月底,他还在朋友圈转发“全时造物节”的活动。

昨日下午,有消息称,全时便利店已通知几大供应商暂停供货,对于此前合作还未到货款结算期的供应商,全时尚未结算货款。随着声明的发出,曾是北京数量最多的全时便利店,用一纸告知函,宣告了在主战场的全面败退。

全时便利店全面败退,疫情该背锅吗?

疫情影响?资金链断裂?

5 月 11 日上午,全时便利店发出公告称,北京区域所有门店将于 2020 年 5 月 20 日 24 点 0 分经营进行调整。公告同时告知,持有有效期内储值卡的客户可在 2020 年 5 月 21 日之前到全时直营门店消费使用,或按照购买时折扣办理退款业务。

全时便利店全面败退,疫情该背锅吗?

此次关店是继在天津大规模关店后的又一次集体撤出,一家北京门店的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由于母公司资金链断裂,京津区域内所有全时门店将全部撤店。”但是,在发布数小时后,这条“公告”又被删除了。

就在上个月, 全时便利店还向媒体透露,旗下的全国 500 多家门店数量还会“稳步上升”,并明确将在 2020 年四季度尝试前置仓新业务模式,发力线上电商业务、围绕“人货场”深耕后台供应链等。

保守扩张、进军线上的策略,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极速刹车,不禁惹人怀疑是否是因为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2019 年 2 月,全时因为母公司复华控股的 P2P 暴雷而陷入资金链断裂的闭店潮,不少门店陷入缺货、闭店危机。一年后的重整旗鼓,一纸“停业告知函”却宣告了全面败退。

无独有偶,在 2018 年宣布停业的邻家便利店也曾发函宣告停业,停业原因是公司资金发声问题,公司账户内无可支配资金。

针对资金链断裂的猜测,5 月 11 日中午全时相关负责人回应《新京报》称,“不是资金链断裂,而是因为疫情影响严重,进行了战略调整,便利店这块业务先收缩,停业之后会有其他合作。”

今年 1 季度,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曾专门就疫情对便利店的影响做了一番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影响确实存在,但并没有旅游、餐饮等行业那么大。

“便利店和超市一样,提供了生活物资类的快速消费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王洪涛说,消费者对这类物资的需求始终存在,因此影响较小。但对于那些开设在写字楼、旅游景点的便利店来说,由于无法复工,影响会更加严重。

从转机到危机

作为北京、天津、成都地区全时便利店的收购方,山海蓝图原本是全时低谷时的转机。

全时便利店创立于 2011 年,曾是为复华控股旗下公司,复华控股成立于 2013 年,业务涵盖地产、金融、投资、文化、旅游、健康、酒店、商业等领域。

从 2011 年开始,聚焦于北京市场的全时便利店,几年内快速实现了跑马圈地。之后,全时以北京为根据点开始在全国进行扩张。2015 年,全时喊出“百城百万”计划,到 2018 年 7 月,全时全国门店总数接近 800 家,其中超过 400 家位于北京。

但由于2018 年 8 月,复华旗下的 P2P 产品海象理财“暴雷”,复华控股资金链紧绷,进而引发了全时的经营危机,一些业内原本有意接手全时门店的企业,则因为其背后错综复杂的金融资本“知难而退”,据称全时可能与复华存在交叉担保的情况。

据《北京商报》此前报道,2019 年 11 月山海蓝图则斥资近 3 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原北京全时联盟便利店有限公司旗下的“全时”品牌及北京、成都、天津、廊坊四个城市约 500 家便利店门店。

另有一种说法是,复华董事长王新以个人名义向山海蓝图借款 3 亿元,抵押了全时在北京、天津、成都三地的门店,由于王新到期无法还钱,2019 年 2 月全时旗下部分门店归山海蓝图所有。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