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巩固执行工作成果 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发布时间:2020-04-05来源: 编辑:
巩固执行工作成果 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渝水区人民法院 王强
执行工作对于维护司法权威、维护法律权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法院工作能不能让群众满意的关键所在。为此,渝水区法院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切实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构建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执行工作能力和水平,及时兑现胜诉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积极主动作为,推动建立执行联动机制
推动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总体形成。认真落实执行联动机制,向党委、人大等专题汇报执行工作,渝水区委办、区政府办联合下发《关于支持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通知》,在28个方面支持法院依法执行,为解决执行难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持;同渝水区综治委联合下发《关于应用综治网格化管理协助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通知》,把协助解决执行难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有效推动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大格局的形成。
推动联合信用惩戒和协作机制日趋完善。争取党委统筹推进,协调各方,把解决执行难纳入法治考核、综治考核、文明考核考评体系。落实“三推送”机制,向乡镇办集中推送被执行人信息,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化解矛盾的作用,打通协助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向民政部门集中推送困难申请执行人信息,为困难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建立联合打击拒执机制,健全司法机关协调配合机制,形成打击拒执罪的合力。与市交警大队会签《协助执行车辆查扣办理暂行规定》,加大车辆查扣力度;与市拘留所会商落实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协同做好司法拘留社会矛盾化解。
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智慧执行”。做大做强执行指挥中心,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决策分析、流程监管、网络查控、信用惩戒、信息公开、远程指挥,网络查控合成发挥作用,促进执行效率的提升。加强网上办案监管,所有案件借助执行信息系统全部实现网上运行,办案的37个节点全部网上留痕,公开接受网上线下监督,提升执行的透明度。
建立执行信息查询平台,实现对被执行人的房产、公积金、工商、车辆、婚姻、户籍信息等13项信息数据的共享,有效地打破了信息壁垒。上线智慧执行智能办公系统,开启执行事务性工作人工智能时代。
坚持规范执行,加强执行监督管理
强化执行工作统一管理。推行“大执行”格局,对全院执行事务统一归口管理,修订配套办法,创新执行管理机制,制定完善多项管理办法,不断加强执行管理和监督,提升办案效果。深入推进执行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执行,通过同步录音录像、12368短信平台、法院网站、微信、裁判文书上网公开等形式,把执行全流程的重要节点信息向当事人公开,提升执行公信力。
全面实行执行流程集约化。以分段集约执行为依托,加强集约管理,全面推进集约化试点。围绕“大中心,小团队”构建目标,做大做强指挥中心,出台《执行流程集约化实施细则》,集约办理财产查控,不动产、车辆查询冻结扣押,银行、公积金查询冻结扣划等事务性工作,有效推进执行办案的集约化、规范化、信息化。积极尝试事务性工作服务外包举措,提高工作效率。
完善执行团队管理新模式。出台《执行团队运行管理办法》,逐步完善“人员分类、事务集约、权责清晰、配合顺畅”的执行运行模式,实施繁简分流,实现简案快办、难案精执,建立快速执行团队、金融执行团队等专业化团队,发挥全体执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完善以员额法官主导下的内部分工协作团队化、集约化工作模式,为集约化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坚持以党建带队建,建立一支过硬的执行队伍
加强干警政治思想建设。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争创活动,加强思想引导,提高政治站位,扎实开展党建活动,教育引导干警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对执行干警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升执行实际工作水平。
配齐配强执行队伍。严格落实执行岗位配置要求,通过员额法官选任、干部轮岗、向社会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充执行力量。探索人民陪审员参与执行制度,出台《人民陪审员陪执制度》。强化执行工作警务保障,组建了执行司法警察中队,增强执行实施的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