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重塑城市之光 打造精品之城

发布时间:2020-01-09来源: 编辑:

中山,伫立于珠江西岸,一座临湾面海、城中有山的城市。

毗邻港澳、环境优美、生活惬意、治安稳定、平安和谐、美食众多……从上世纪90年代起,“宜居”“文明”便成为了中山的城市名片,吸引无数才俊“孔雀东南飞,至此不徘徊”。

在城市管理和建设上,中山也曾有过许多令人自豪的“威水史”,如率先在全市建成100多间垃圾屋,培育市民“垃圾入屋”“垃圾入袋”的文明理念,“门前三包”在全国最先推广,持续30多年的“慈善万人行”……更为可喜的是,捧回“联合国人居奖”,五获“全国文明城市”,四夺“长安杯”,“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花落中山,让中山人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然而,时至今日,中山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与其它城市的“大步流星”相比,显得步子有点小、想法不够新。从曾经的“领跑者”,到如今的“跟跑者”,令曾经见证过中山辉煌的人倍感惋惜。当务之急,是认真查找短板,全面对标先进,做优、做美、做精城市环境。

当下,环境卫生整治成为影响中山城市文明的最大问题。实施了30多年的“门前三包”,几乎名存实亡;主干道、主城区“面子”尚可,但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里子”仍存在脏乱差;部分河道水体黑臭、垃圾漂浮;国道、省道旁的绿化带陈年垃圾“三不管”;占道经营、车辆乱停、牛皮癣等城市顽疾,反复“回潮”;共享单车占道、电动车违法时有发生;对多数城市都是难点、痛点的垃圾分类、垃圾围城等问题,同样也对中山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新考验”。

曾经以“花园城市”自傲的中山,要在城市管理上解放思想,敢于“向内开刀”。倘若还秉持着“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模式,势必手忙脚乱,永远被动。从管理到治理,城市管理者要更有智慧,在精细化、智能化、常态化下功夫,更加综合施策、系统施策、源头施策,走出“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

“道路浮沉每平方米不超过5克,地面垃圾滞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这是宁夏中卫市“以克论净深度清洁”的城市保洁模式;与中山同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张家港的“城市e管家”,一个手机客户端,发动数万名市民主动参与、发现问题,统筹十多个部门,48小时内可解决问题。兄弟城市的开拓创新,呈现出中流击水、你追我赶的大趋势。

原地踏步就是退步,中山唯有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好契机,探索持之有效的城市管理模式,推行更加智能化的网格化管理,打造城市“智慧大脑”,将创建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齐抓共管和标本兼治相结合,化“脏乱差”为“洁齐美”。通报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的反面典型,用好敢担当、能扛事、会干事的好干部,方能在大湾区中把握好自身的城市定位,从宜居宜业宜游出发打造精品城市,挖掘岭南城市独特人文气质。

然而毋容置疑,我们目前的大型文体配套仍有不少“欠账”:如青少年宫远远落后于市民需求,城市至今仍未建有科学馆,老城空心化日趋严重,新城区精品节点少,镇区规划不土不洋,乡村振兴千村一面,有些镇际“断头路”十几年未打通,成了老百姓和政府之间的“瓶颈”……

城市不是钢筋水泥的堆砌,要以人为本用时代匠心科学规划老城区,提升承载力,让老居民不弃城而走,吸引新生代青年驻守创业;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舒适度,配套高品质的公共空间;改善城中村环境,让新老中山人都能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乡村建设从各村的“人文地产景”的实际出发,宜居则居、宜游则游、宜业则业,留住乡愁,倡导城市的人文价值回归等等。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

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全体市民都是主人翁,不是旁观者。车让人、友善待人、诚实守信、禁烟区域不吸烟……从6万多条信息中筛选出来十二句中山市民文明公约,若每个人都能从这些点滴做起,就能汇聚成城市最美的风景线。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表示,美丽中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寄语中山人民要把伟人故里建设得更加美丽。中山要以此为激励,打一场城市建设管理“翻身仗”,从“标兵”到“追兵”再到“标兵”,让中山颜值爆表、气质回归、魅力提升,闪耀出自己独特的城市之光,成为未来可期的宜居精品之城。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