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报 > 正文

瓷都景德镇:传承千载 焕然新篇

发布时间:2019-12-18来源: 编辑:

瓷都景德镇:传承千载 焕然新篇



瓷都景德镇:传承千载 焕然新篇


中国发展观察
富强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2)

  china,瓷器;China,中国。

  在古老的西方记忆里, “china”既是“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实用又华美的舶来品,更指代一个神秘富庶的东方大国;其深层的意蕴,则在于标志了一种寰球皆向往之,典雅、高贵、精致的生活格调。

  文字是最直接、又最深刻的文明印记。对于“china”而言,景德镇则最为典型地体现着它的具象和内涵。正如郭沫若在1965年完成的一首诗作中所下之断语:“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在这里,有千年不息的熊熊窑火;在这里,有世代劳作的冶陶匠人;在这里,也有年轻时尚的文创街区; 在这里,更有现代化的国之重器。

  某种意义上,读懂了景德镇这座城市,也就读懂了中华文明千年流淌的传承、气度与精神,以及中国人民与时俱进、不断求索的生命基因。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走进这座世界瓷都,试图就此作出我们的解读。

  瓷都之魂:传承与创新

  “只要你感受到真实的景德镇,那么你来了一次一定还会想来第二次、第三次……”在当地,不论是主政一方的官员,还是精于陶瓷的专家,乃至停驻经年的客居者,他们的表述不约而同,眼中满是自信的光彩。

  景德镇的自信,首先来自这里得天独厚的美丽景致。这座位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的城市,地处丘陵,山水相依,林深木秀,清雅明丽。“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 坐落其中的徽派场坊、里弄,镶嵌于斑驳墙壁间的古瓷残片,静默伫立的历代窑炉,仿佛都在诉说这座城市千百年来的荣光。

  窑墩上、十八渡、瓷器街…… 信步景德镇,与这些自古沿用至今的地名相遇,仿佛触摸到这座瓷都悠远的过往。据国家文博研究员、景德镇市陶瓷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景德镇唐英研究会秘书长周荣林考证,在这座因瓷而建、因瓷而兴的城市,与瓷有关的地名有几十处之多。比如龙缸弄(烧制过龙缸的民窑里弄)、广益弄(宋初此地有一瓷器店,招牌为“广益店”)、槎园塘(槎指槎柴,系烧槎窑的杂木、树枝)……形成了独特的景德镇地名习俗。

  史料记载,景德镇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属楚国东南境,秦属九江郡番县,汉属豫章郡鄱阳县, 三国时为吴地,东晋设镇,始称“新平”,唐易名“昌南”。北宋时期,因此地所出瓷器精美绝伦,宋真宗赵恒将年号“景德”予之,“景德镇”自此被正式命名。其后,宋真宗“遣官至镇”督造瓷器,因这些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外形“光致茂美”,影响渐广,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到了元代,皇家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作为全国贡瓷的唯一官方管理机构。明代,皇家又在景德镇设御器厂(清代改称御窑厂), 专门生产“皇帝的瓷器”,景德镇制瓷业持续繁荣,并因此成为中国四大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之一。特别是到了清代康雍乾时期,在督陶官唐英的推动下,景德镇制瓷业达到中国古代制瓷业的顶峰。“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彼时的瓷都,依靠单一的制瓷业繁盛日久,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城市”。

  到了清末和民国,在多重原因作用下,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业渐渐衰落。

  历史上,景德镇长期辖于浮梁县,直到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解放,随后从浮梁县分出。1953年, 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景德镇市正式定名。景德镇制瓷业也由此开始了从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迎来新的发展。

  景德镇相关资料记载,1949— 1955年间,为了挽救受战争影响濒临崩溃的景德镇制瓷业,政府对官僚资本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将民间手工艺人和工人组织起来,组织生产班组,建立合作社,在此基础上,陆续成立了20家国营瓷厂,并继续利用原有的作坊和窑房生产。到1970年代,景德镇共有14家规模较大的陶瓷企业,统称“十大瓷厂”,初步建设完成了现代陶瓷工业技术体系,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全面替代了传统手工生产技术和工艺。1956—1976年间,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寻求替代能源,政府陆续在凤凰山一带开展“以煤代柴”的生产试验和技术革新。其后,技术进一步突破,煤窑又升级为油窑和气窑。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景德镇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瓷业现代工业体系,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艺术品诞生, 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获赠的“尼克松杯”和1975年为毛泽东主席生产的“7501瓷”,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