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租赁市场半年回顾与展望:疫情影响消退,热点城市回暖
发布时间:2020-07-31来源: 编辑:
相比于住房销售市场,今年的住房租赁市场受疫情影响更为严重。一方面,大量企业推迟开工、学校推迟开学,导致租房需求延后;另一方面,人口流动受限,热点城市外来务工机会减少,导致租房需求严重下滑。随着近期疫情好转,加之毕业季的到来,全国主要热点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开始缓慢恢复,但与往年相比,市场成交量价均出现下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月度CPI数据显示,6月份居住类价格同比下降0.6%,其中租赁房房租同比下降0.7%,环比微降0.1%。
2019年7月,住建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入围城市名单公示》,北京、长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厦门、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重庆、成都等16个城市入围。本文就以这16个城市为重点,从政策、市场等层面梳理热点城市住房租赁市场状况及发展前景。
政策加持,租购并举稳步推进
广州政策规定,利用集体、国有建设用地建设普通租赁住房,按建筑面积750元/平方米给予补贴;建设集体宿舍型租赁住房,按建筑面积800元/平方米给予补贴。重庆新建改建租赁住房项目每平方米最高补贴1000元。郑州规定,国有建设用地新建租赁住房按照不超过500元/平方米标准奖补,集体建设用地新建租赁住房按照不超过400元/平方米标准奖补。济南新建租赁住房项目最高奖励1000元/平方米,改建非居住房屋项目最高奖补600元/平方米,盘活社会闲置住房项目最高奖补180元/平方米。合肥规定,利用商品住房建设用地、集体建设用地集中新建租赁住房,拟分别按照建筑面积800元和600元每平方米进行奖补。成都对新建、改建租赁住房项目按最高不超过1500元/平方米标准进行奖补。长沙支持将符合条件的闲置厂房、办公用房、仓储用房和其他商业用房等非居住类型现有房屋,依法改造作为租赁住房。
供给端发力的同时,各地还通过租金补贴、公积金支取等措施鼓励住房租赁需求,降低房租成本。例如北京放宽租房补贴申请条件,由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于2400元上调至不高于4200元。上海规定,廉租房基准租金参照所在区域市场租金80%确定。杭州对支付房租压力比较大的无房职工,6月30日前可按月提取公积金账户余额。另外,越来越多的城市将租房补贴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码。例如杭州,本科以上应届大学生,每年给1万元租房补贴,最多可享受6年。在南京,符合申领条件的博士、硕士、学士按每人每月2000元、800元、600元享受最长36个月的住房租赁补贴。三亚规定,本科生租房每月补贴1500元。
在金融政策方面,尽管对房地产开发有着严格的限制,但是对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却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支持。年初,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发布“住房租赁企业股权交易服务配套制度的通知”及配套文件,选取位于北京、上海、苏州、无锡等四个城市的优质住房租赁企业作为首批服务对象,涵盖集体建设用地、国有商业性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及专门的租赁住房用地等可用于租赁住房的土地类型,涉及成熟运营项目及待建、在建项目。6月,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其中提出明确支持发展租赁住房REITs。6月份,建行承诺将3年投入1100亿元贷款扶持5城市提供40万套政策性租赁住房。
市场现状:马太效应明显
此前中房智库在分析房地产市场状况时得出结论是市场分化严重。这一判断对住房租赁市场同样适用。从区域上分析,列入中央财政支持的16个城市中,房租最高的北京和房租最低的长春,房租相差4倍多。即便在同一城市,因所处区域不同而产生的租金差异同样巨大。以北京为例,三大核心区西城区、东城区和海淀区,房租分别达到127元/平方米·月、124元/平方米·月和110元/平方米·月,而地处远郊的平谷区的租金只有25.6元/平方米·月,与最高区域相差4倍有余。
房租的差异从侧面反映出热点城市的吸引力,产业、资源要素、营商环境等因素的优势,成为城市持久的核心竞争力。针对16个支持住房租赁发展的城市,克而瑞根据城市经济活力、择业理想度、城市便利度、租赁市场活跃度等4个维度,编制出《城市租赁吸引力榜单》,其中上海、深圳、北京、杭州、广州位列排行榜前五位,说明一线城市仍具备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从16个城市的人口变化可见,除去北京主动疏解造成人口负增长,以及长春人口流出外,其余14个城市均为人口流入城市,其中杭州2019年人口净流入达55.4万,深圳达41.22万,广州达40.15万。
租赁企业:优胜劣汰,“裸泳者”加速出局
受疫情影响,今年住房出租无论是成交周期还是成交价格,都比往年逊色了许多。这对于个人房源来说,影响只是成交周期拉长,收益减少,个人主体不存在亏损问题。而对于高成本运营的品牌公寓企业来说,则要面对资金链紧张、出租率降低、物业成本压力大等诸多难题。特别是在疯狂扩张中采取“高收低出”抢夺房源的中小长租公寓企业,更是致命打击。据贝壳研究院统计,上半年陷入资金链断裂、倒闭、跑路的中小公寓企业达16家。此外,关于长租公寓品牌资金链紧张的报道也是不胜枚举。如在美国上市的青客公寓(QK.US)频繁被爆出倒闭传闻,公司承认遇到了资金困难,但目前仍在正常运营。4月份,位于合肥的嗨客公寓因收储过多房源造成资金链压力,无法偿还客户欠款,疑似跑路;另一家合肥品牌公寓匠寓也因收储房源空置率过高出现资金链困难,被政府部门约谈,公安机关也介入调查。还有青岛的美丽屋、金宣公寓也因租金贷等问题引发大量投诉,遭到政府部门提示风险。
趋势:市场空间巨大
其次是规模化企业加速进入,市场供应大幅增加。目前国内进入住房租赁市场的规模以上机构和房企数量达到100多家。近年来企业扎堆进入,看中的正是加速增长的房屋租赁需求。今年的疫情是对行业的一次大考,市场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加速暴露,“裸泳者”加速出局。经过前两年的政策推动,用于租赁住房的土地供应力度逐年加大,特别是集体土地建租赁住房的制度障碍已经打破,低价土地进入开发阶段,今年将陆续形成市场供应。
最后,市场供应的增加,将带动住房租赁价格涨幅趋缓甚至下降,带动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加。品牌企业的进入还会带动租赁住房品质的提升,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租房满足住房需求。另外,持续的市场整顿有效地净化了市场环境,住房租赁市场将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