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道路的内生逻辑及世界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0-07-29来源: 编辑:
原标题:论中国道路的内生逻辑及世界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发展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奇迹,不仅令国人振奋,也让世界瞩目。坚持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正是我们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根本原因。中国道路之所以管用,是因为它坚守了马克思主义的道统、汲取了传统文化的智慧、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使其跨越了时空局限性,具有了共性因素,被赋予了世界意义和历史意义。
中国道路坚守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道统
所谓道统,即一种文化或者理论所坚守的本质和灵魂。马克思主义的道统,就是贯穿其始终的立场观点方法。其中最核心的要素有两点:一是实践的观点,二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的价值追求。一方面,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正是基于实践观点,打通了主体与客体、事实与价值、有限与无限的彼此对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创立了唯物史观,引领人民不断改造世界。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深刻揭示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指明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光明前景。
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一般性的思想原则,而社会主义则是具体的、生动的现实存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创始人在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基础上,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提供了科学的论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旨向人类解放的革命性实践,是一种不断超越现存的现实的历史运动,社会主义正是共产主义运动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始终不渝地遵循。中国道路的开辟和拓展,正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创新的结果,是我们坚守马克思主义道统的生动体现。中国道路坚持的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这是中国道路最鲜明的政治底色。
正是因为搞得懂中国道路的道统,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才能够万变不离其宗,在坚守马克思主义道统的基础上,紧紧依靠人民,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实现了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不断与时俱进,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和新的举措。也正是因为搞得懂中国道路的道统,我们才能在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基础上,更加坚信中国道路所蕴含的真理力量和道义力量,才能够紧紧抓住中国道路的成功密码,从而使中国道路不仅立足于现实而且指向未来,从而具有了历史意义。
中国道路汲取了文化传统中的中国智慧
周易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方案都是“器”,归根结底是源于中国智慧的“道”。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同,人民的需要和要求不同,他们谋求发展造福人民的具体路径当然可以不同,也必须不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道路的开辟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给世界提供了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思维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心物不二、求同存异。这些思维理念在中国道路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道路主张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才是真的发展,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欢迎其他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中国道路主张文明交流,一花独放不是春,世界正是因多彩而美丽,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坚持文明平等交流互鉴,反对文明冲突论,提倡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理念,致力于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对话。中国道路反对国强必霸,中国道路不是称霸世界的道路,中国人民的文化中也没有霸权主义的基因,中国从来不干涉他国内政,坚决主张主权国家独立自主。
中国道路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的基础上,得出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历史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只有遵循历史规律,才能够顺利实现社会发展。中国道路正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