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税务:扶稳乡亲们的“金扁担” 推动乡村产业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0-07-26来源: 编辑:
原标题:四川税务:扶稳乡亲们的“金扁担” 推动乡村产业经济发展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让农民的“金扁担”挑得越来越稳,就意味着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将产业发展、产业兴旺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从而稳步迈向乡村振兴。
在巴蜀大地上,疫情并没有打乱人们春耕夏管的农忙节奏,耕犁、收获、运输、上市,各环节各流程一派热火朝天。随着四川税务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推进,系列惠农扶农税收优惠政策不断落实,一抹抹“税务蓝”走入葱绿浓郁的田间农舍,走进“疫”后复苏的乡村企业,帮助新型农业主体应对疫情冲击,推动乡村产业经济发展,为巴蜀大地乡村振兴带来别样色彩。
战旗飘飘——辛勤耕“云”的力量
微风习习,万物生长。在巍峨壮丽的横山脚下,静水流深的柏条河畔,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战旗村令人神往。春生夏长之际,郫县满江红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正在加班加点生产调味作料,在流水化生产中成型成味,为被疫情耽搁的美食经营补上浓郁川香。
“疫情防控期间,税务部门推出的‘云课堂’税务直播、视频连线办税指导和网络平台预约办税等‘非接触式’服务,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办税,特别方便贴心,为我们满产之后努力超产提供了税务保障。”企业负责人罗艳华对成都税务部门的服务给予肯定。
据了解,该企业是成都市战旗村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重点企业,主要经营郫县豆瓣、泡菜、甜面酱、复合调料的生产与销售,其中主导产品蜀府豆瓣品种规格已达到60余个,是粮油副食重要生产厂家。今年2月受疫情影响较大,营业额只有18.8万元,环比减收超过七成,面临着资金投入压力大、生产周期长等涉农产业发展中的普遍困难。尽管如此,企业疫情期间仍然克服经营压力,力所能及地捐赠了5.5万元。
“面对突如其来地疫情冲击,支持疫情防控的税收优惠政策来不及了解,应该怎么办税?哪些税可以减?这些让我们‘门外汉’头疼的问题,在税务部门的‘云’服务中一一化解。”罗艳华说。
通过税务部门的“云”辅导、“云”办税,该企业享受了捐赠金额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税前扣除的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减免约1.4万元,并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足不出户顺利完成各月申报和纳税信用评价,开足马力生产经营,营业额达到近200万,各项生产已基本恢复正常。
值得关注的是,疫情发生以来,成都市税务局坚持“‘非接触式’办税要添力”的要求,稳步拓展网上办税清单事项范围,为保障纳税人缴费人筑起了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截至5月,成都市税务局累计升级、优化电子税务局功能304项,新增了18个全程网上办理事项,共梳理发布216项“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清单,为纳税人轻松办税提供便利。
花满蓉城——服务供给的精度
正值百花争艳之时,看着满园大大小小的紫姣花、银杏、黄花风玲木生机勃勃,成都老花匠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曾进福却是喜忧参半。原来,受疫情波及,客户对绿植的需求暂缓,3月复工以来,公司的订单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一半以上,原有的应收绿植养护款还有60多万元迟迟无法收回,数月的入不敷出直接影响着公司的持续运转,复工之后复产难,成为压在曾进福心里的一个大石头。
成都老花匠园艺有限公司位于“全国花木之乡”的成都市温江区,是一家以种植销售花卉、苗木,园林绿化设计及养护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中小微企业。税务部门在开展扶农惠农行动中了解到企业面临的资金难题后,迅速安排专人分析企业税收情况与纳税信用情况,通过“银税互动”在短短2个小时便为企业完成了226.9万元的贷款授信。“没想到纳税信用还能这么用,这两百多万元在我们花农眼里,比春雨还珍贵!”看到手机里新增的流动资金信用额度信息,曾进福舒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