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30年没见母亲(2)

发布时间:2020-07-14来源: 编辑:

  “从1965年核潜艇工程重新上马,用了不到十年,我们造出了自己的核潜艇。”黄旭华说,我国核潜艇事业能取得成功,是党中央、中央军委高度重视的结果,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是所有科研人员、造船工人、部队官兵的努力结果。“苦战惊天动地事,甘做埋名隐姓人。”

  出于保密的需要,在研制核潜艇的几十年里,黄旭华一直隐姓埋名,没有回过老家,他的父亲直到去世也不知道儿子是干什么工作的。“当时,我夫人就说,我应该回去。”黄旭华有些感慨地说,自己对家里是非常有感情的,但是整个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家里就顾不上了。“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当时如果我向组织上申请,相信一定会同意的,但这里的工作需要我,同意肯定也是勉为其难,为了不让组织上为难,所以我一句话都没有讲过。”黄旭华举了一个例子,当时他看到有一场足球比赛决赛,其中一支队在最后时刻打入了一粒进球,最终1:0获胜夺得了冠军。当记者询问进球队员当时的想法时,进球队员发表了一大通如“看到那么多球迷的期望”之类的感言,黄旭华则认为是“瞎说”。“当时如果他能够想那么多,肯定那粒球也打不进去了。”他继续说,他们当时搞核潜艇也是一个道理,只是全心全意地去搞,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不然也肯定搞不出来。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30年没见母亲

黄旭华

  “欠家人还不了的情债”

  1956年年底,黄旭华从上海出差到广东,他在家乡度过了三天。当他离开广东老家时,黄旭华母亲叮嘱他要常常回家看看,“母亲说我过去上学的时候没办法,现在工作了有空可以常回家看看。”当时他满口答应。

  母子二人谁也没想到,再一次相见时,已经是1986年11月。“那时母亲对于我的工作都避而不谈,和我聊的都是我小时候的趣闻。”黄旭华说,他们兄弟姊妹九人没有一个挨过妈妈的打,母亲对他们个个都喜欢。他介绍说,他的母亲为穷人接生,由于付不起钱,母亲也不在意,说“只要等孩子会讲话了,叫我一声干娘就行”。因此,母亲有了许多的“干儿子干女儿”。

  黄旭华的母亲去世后,好多头发花白的老人来为她送行,称她为干娘。老人家的遗物不多,黄旭华留下了她的一条围巾,已经很旧了。

  如今,每到冬天,不是特殊的场合,他总会围上母亲的这条围巾,虽然围巾已经旧了,已经粗糙了,但围上它“我总能感觉到母亲还与我在一起”。说着,黄旭华红了眼眶,声音也哽咽了。

  “我欠了我的父亲、母亲,欠了我的爱人、女儿,欠了一辈子还不了的情债。”黄旭华说,但是,国家的需要,他没有其他的考虑。“人家问我,忠孝不能两全,你怎么理解?我觉得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浮”起之后情况不一样

  1988年初,我国在南海进行核潜艇设计极限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至极限深度,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下水做深潜试验第一人。黄旭华说:“我不是充英雄好汉,要跟大家一起去牺牲,而是确保人、艇安全。”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