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实行建筑(装修)垃圾预约定时定点排放制度
发布时间:2020-05-25来源: 编辑:
我市计划试点开展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收运生活垃圾
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今年将开工建设;
年内完成每日100吨规模的配套厨余垃圾处理服务项目;
实行建筑(装修)垃圾预约定时定点排放制度
5月21日,记者从大连市城市管理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已有27个城区街道开展了示范街道创建,有386个社区、1611个小区、121.24万户居民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社区覆盖率75.83%、小区覆盖率74.38%、居民户数覆盖率72.49%;同时全市7878家单位有6304家开展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覆盖率达80%。
下一步,我市将扩大分类覆盖面,努力实现“大连市市辖区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建立;所有区市县(先导区)城区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全部实现强制分类,分类准确率大幅提升;市内五区城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旅顺口区、金普新区、普兰店区城区街道、社区和居民覆盖率均不低于80%,其他县市(先导区)城区居民覆盖率不低于60%;城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的各项工作目标。同时,落实垃圾分类督导员制度,公示垃圾分类责任人、举报电话,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增强群众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试点开展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收运,提升分类投放准确率。
据介绍,我市将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2020年实现开工建设。要严格落实餐厨垃圾记账式管理制度,坚持“集中+分散”相结合,推广餐厨垃圾就地就近或协同处置模式,年内完成每日100吨规模的配套厨余垃圾处理服务项目,同时推进餐厨垃圾处理厂等重要设施建设。要实行建筑(装修)垃圾预约定时定点排放制度,完善中心城区建筑(装修)垃圾处置设施,配套临时堆放及处理场所,启动中心城区大件垃圾拆解中心建设。要建立可再生垃圾分类统计制度,健全计量统计系统,实行线上、线下“两网融合”,增强再生资源收运处置能力。
此外,我市将推动习惯养成,加强垃圾分类专业化建设,建立起市、区两级垃圾分类培训教育制度,加强专项培训,强化专业指导,提升垃圾分类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志愿人员、督导人员等专业素质。教育系统坚持从娃娃抓起,推进垃圾分类进校园,推动落实《垃圾分类教育读本》课程教学,倡导“小手拉大手、大手带小手”,努力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良性互动局面。
(责任编辑:王海涛)
相关报道
>>返回频道首页
微信订阅号
手机版
法人微博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