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信贷投向 强化金融支撑 政银企三方携手合力跑出疫期发展“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0-04-05来源: 编辑:
大众网·海报新闻菏泽3月5日讯(通讯员 王庆辉 记者 刘陶然)菏泽市银行业坚持采取有力举措,优化信贷投向、强化金融支撑,政银企三方紧密携手、同向同行,合力帮助企业在抗击疫情期间跑出发展“加速度”,汇聚起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量。
雪中送炭,签约22.8亿支持企业发展
为更好搭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地方企业三方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政银企共同谋事共成事,2月28日,菏泽高新区2020年政银企签约仪式举行。菏泽高新区党工委、市人民银行、银保监分局、市金融办,中国银行菏泽分行等9家金融机构负责人及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22家高新区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中国工商银行菏泽分行与步长制药、华信制药、葆年堂、安泰时装、广信船配、华星电力、民生热力、万森新材料、中厦电子集中签约,签约总金额7.5亿元。中国农业银行菏泽分行与步长制药、海普电器、平安电气集中签约,签约总金额5.2亿元。中国银行菏泽分行与高新创投、高新城投、恒泰油嘴油泵、朗峰新材料、金博利达、三仪生物集中签约,签约总金额2.6亿元。中国建设银行菏泽分行与步长制药、盛邦威塑料集中签约,签约总金额2.1亿元。菏泽农商银行与德通新材料、华星电力、海普电器、国九堂集中签约,签约总金额2.1亿元。莱商银行与海普电器、金博利达、葆年堂、平安电气、范府食品集中签约,签约总金额1亿元。兴业银行菏泽分行与巧媳妇食品、安泰时装、步长制药集中签约,签约总金额2.3亿元。
菏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郭保存指出,7家银行与菏泽高新区22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提供22.8亿元的资金授信额度,是在特殊时期为企业雪中送炭,必将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应对疫情带来的严竣挑战,有利于推动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担当,暖企金融措施提供坚强保障
强化金融支持,特别是疫情发生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一直是菏泽银保监分局、菏泽市银行业协会关注的问题。银保监分局强化责任担当,审时度势、快速有为,及时出台十六条暖企金融措施,受到了企业的极大关注。
在积极优化金融服务支持流程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各银行机构建立疫情防控期间业务应急金融服务工作机制,必要时上门服务。制定特殊时期的授信审批、贷款续作业务流程,鼓励按照不增加新条件、不强制提供新资料、不强制新增增信措施的“三不”原则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流动资金贷款续贷业务。贷款续作业务在使用原押品或风险缓释能力不减弱情况下,要简化押品管理流程,缩短办理时间。对中央、省、市列入名单内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需求紧急的贷款续作业务,可根据授权采取“先放款、后备案”模式加快流程,原则上1天内完成审批;其他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续作业务原则上要将办理期限缩短到2天以内。
在及时对接企业融资需求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各银行机构争取符合信贷政策的早投放、快投放。对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积极就融资需求进行对接,符合信贷政策的3月底前完成授信审批程序;对于保障城市运行和企业生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企业,要实施清单制管理,“一企一策”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对已授信并符合放款条件的基础设施、“231”特色产业体系、社会民生、重大平台四类重点项目,尤其是省政府确定的2020年重大建设项目,根据建设进度加快信贷投放,做到应放尽放。对暂时不具备放款条件的重点项目,积极跟踪了解进展情况,同步做好授信审批前期工作,满足放款条件后及时完成审批放款。
闻令而动,扎实有力提供金融要素支撑
菏泽银行业闻令而动,根据指导意见及菏泽市银行业协会相关部署,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服务保障工作,全力保障企业资金需求。
切实加大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重点板块、重点平台需要金融重点支持,菏泽市金融机构提前准备、做好对接,提供扎实有力的金融要素保障,助力重点板块建设和平台能级提升;大企业、大项目需要金融大作为,菏泽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为全市企业和项目量身打造金融产品,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和项目更好的畅通融资渠道。菏泽农商银行拓宽服务渠道,切实提高线上和线下贷款办理效率,落实责任,积极对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与菏泽市铁路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菏泽牡丹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1亿元贷款授信,资金投放到位。定陶农商银行提前对接锦绣旅游投资公司,加强协调,在两天内完成了包括资料收集、逐级审批、登记办理、贷款发放、资金支付等在内的所有信贷流程,获得了企业的认可。据悉,全市农商银行对于有资金需求的客户当天进行对接,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简化办贷流程,保证贷款额度。疫情以来,全市农商银行支持企业贷款投入已达2.95亿元,新增授信2.0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