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报 > 正文

出版界推出一批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点主题出版物

发布时间:2020-02-17来源: 编辑:

原标题:出版界推出一批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点主题出版物

   今年以来,出版界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主线,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紧密联系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精心抓好重点选题出版工作,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的精品力作,受到读者关注和喜爱,唱响了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昂扬旋律。

  这些精品力作具有以下特点:

  主题鲜明突出。这些出版物坚持价值引领、聚焦思想主题,系统回顾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充分展示共和国70年来的光辉成就、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生动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和成就,深入阐述新中国70年就是一部党带领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发展史。《新中国发展面对面》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的最新读本,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结合上,对新中国70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经济奇迹是如何创造的、中国道路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未来为什么前景可期等12个重大问题作出了深入浅出的解读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中英文版)突出体现了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具有鲜明的国史特色。《辉煌70年——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1949-2019)》是一部综合性统计资料书籍,从统计视角勾勒经济腾飞之势,展现社会和谐之韵,描绘人民生活之美。《新中国极简史:1949-2019的年度故事》以编年体为形式,以年份主题词为着眼点,以讲故事、述历史为叙述方式,全景式描绘新中国70年的伟大历程。《新中国砥砺奋进的七十年》(手绘插图本)共用100多幅图画,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新中国70年来的重大事件和砥砺奋进的壮阔历程。《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通过细致刻画新中国历史上“大事件”中的“小细节”,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成功密码。《新中国农业发展70年》以新中国农业发展与改革历程为主线,梳理“三农”发展脉络,反映农业发展成果与改革全貌,描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布局和壮丽前景,展望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中国科技发展70年:1949-2019》详细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开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的历史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丛书1949-2019》共六卷,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外交史以及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是新中国史研究领域一套厚重的专史著作,具有较强创新性。《大国新征程: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阐释了中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并从发展理念、重大任务、主攻方向、科学布局、改革重点等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清晰勾画了一幅新时代经济强国的实现路径。

  内容丰富生动。这些出版物以事实说话、以数据说话、以典型说话、以百姓获得感说话,用小切口折射大主题、小故事反映大时代,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中国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讲好普通人、普通家庭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命运的故事,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精神。由原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埃贡·克伦茨撰写的《我看中国新时代》,以深度的思考、独特的视角、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和新时代中国发展蓝图,展示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画卷,为世界“读懂中国”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如何看中国》以小丛书的形式,邀请各领域专家,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和语言,向海内外读者表达中国的观点立场,用鲜活的事例和客观数据说明中国的世界贡献,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对话中国》邀请中外知名学者围绕中国发展主题进行探讨和交流,从不同视角向国内外读者介绍中国的发展理念和经验,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就。《印记·征程——我们这70年》将地图、文字、图片和数据有机结合,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新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的历史和成就。《账本里的中国》通过一个个真实的账本故事,折射新中国70年大变革大发展,讲述新中国70年来的账本经济史。《70年邮票看中国》共收录新中国邮票2000余枚,在方寸之间展现我国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讲述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攀登过程中竭蹶奋斗、开拓奉献的感人故事,礼赞新中国重大科技发展成就,弘扬科学家科技报国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