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iPhone卖不动赔三星OLED 6.83亿 C2M模式会是解药吗?

发布时间:2020-01-28来源: 编辑:

  如何驱动上游供应链的变革来适应当下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或许也是厂商降低成本、优化生产效率的重要一环。

  日前,据美国科技网站MacRumors报道,由于iPhone销量低于预期影响,按照当初苹果与三星的协议,苹果需要向三星赔偿6.83亿美元,来补偿三星OLED 屏幕生产成本。据媒体援引自知情人士说法,因iPhone销量低于预期,三星要求苹果对OLED屏幕的投入进行赔偿,金额约合6.83亿美元。

  消息称,苹果与三星早前协定,三星根据苹果要求扩大了OLED面板制造工厂,投资了最先进的OLED生产线。但实际上iPhone OLED手机的实际市场需求远低预期,产量还不到其产能的一半。也就是说,许多生产出来的屏幕都被囤积在仓库中形成了库存压力,这反过来导致三星OLED产能扩大导致亏损,也正基于此,三星向苹果提出赔偿要求。

  显然,当下智能手机大环境下行,销量难以预测的市场环境下,库存风险也放大了。要解决去库存的难题,一方面需要对销量进行精准的预估,一方面要对供应链的快速反应集中供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苹果当前反应的手机面板生产的预估与销量实际不对等的情况来看,国产厂商或也需要引以为鉴,并着手优化供应链订单生产与消费者需求的匹配,实现少库存或者零库存。要实现这个目标,当下流行的C2M模式或许可以借鉴。

  C2M模式是由毕胜2013年提出,它是指现代制造业中由用户驱动生产的反向生产模式。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C2M模式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通过生产线的自动化、定制化、节能化、柔性化 ,运用庞大的计算机系统随时进行数据交换,按照客户的产品订单要求,设定供应商和生产工序。

  在传统的工业化生产时代,厂商以自己设想中的需求进行大批量产品的生产,然后卖给消费者,这种模式的顽疾在于拍脑袋生产,往往对大环境与产品需求盲目乐观,供应量过剩是常态。曾有许多手机厂商都面临着同样的库存难题,上一批手机销量火爆,会导致对下一批手机订单盲目乐观,忽略了上一波的火热其实是为下一波的冷却埋下了伏笔,一旦出现大量滞销,高企的库存吃掉的利润同样惊人。

  这种模式最大问题就在于信息不对称,因为是手机是更新换代极快的一种商品,上半年流行配置往往下半年就过时了,厂商大量备货,几个月后,发现这种规格的手机已经卖不动了,只好大幅降价清库存。从过去HTC到索尼,其实它们的手机品牌溢价下滑就源于走的路子是:大量备货——定高价——卖不动——降价清库存——高端市场收缩——高端战略失败。

  苹果的情况或许又有所不同,因为长期以来iPhone都卖的非常不错,这证明了苹果一直以来都与其他厂商不同,它具备消化库存的能力,也正因为如此,苹果供应链的厂商对苹果生产需求的预计也颇为信任,一直积极应对苹果对于增加库存的要求。但从当下的情况来看,苹果面临的局势似乎也并不乐观。

  因为从当下的智能手机行业来看,并不能完全预估哪种型号的手机究竟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市场变得难以预测。iPhone降价清库存的消息近两年要明显变得更多,而在过去的工厂模式的中,手机厂商把订单交给厂商了很难做出调整。但是从未来的走势来看,这种纯粹依赖人为直觉预测来做出生产计划的模式或许有些不合时宜了。

  从目前来看,现在很多电商零售巨头公司玩起了C2M战略,这种模式的本质是电商直连工厂。从阿里到京东苏宁都提出了C2M战略,这些模式的框架基本上是围绕从厂商到平台再到用户这一形态,形成“消费者下单、工厂再生产”的形态,实现去库存。

  当然对于苹果来说,它的难点在于,一台手机是由无数的零部件与组件构成,需要许多供应链供应厂商供货,涉及到众多零部件生产工厂,然后拿去组装工厂组装生产,在此之前,需要与供应链厂商提前下订单安排生产供应,把货物生产出来,然后经过层层分销,放在商场终端、零售电商平台让消费者来选购。这是传统的M2C模式。

  而在C2M模式下,基本就是消费者直达工厂的环节。当前C2M战略普遍流行于服装等领域的去库存,但放在智能手机行业,逻辑是相通的。对于苹果来说,它过去是苹果下订单,工厂再生产,但是苹果的订单数是基于过往的销售数据来预测的,这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从2015年开始,手机就已经开始转向全渠道了,这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零售厂商掌控大量消费数据,手机厂商其实应该与这些平台建立一种数据化的生产预测合作,先订单后生产实现零库存的模式。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