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以来,一些地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旨在及早抓投资、上项目、稳增长。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形势下,各地重视发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值得肯定。
2021年,我国外贸实现快速增长并创历史新高。不过,随着一些国家逐渐走出疫情影响,经济逐步恢复,外贸订单有可能回流,今年稳外贸面临不小挑战。近些年,消费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但是,消费是个慢变量,与居民收入、社保水平、发展预期等密切相关,短时间内难以大幅提振。相比之下,投资对于稳增长的关键性作用值得期待。
更好发挥投资作用,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一是,投资的乘数效应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而且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特别是有效投资可以优化经济结构,带动消费市场拓展。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因此,在千方百计稳外贸、促消费的同时,各地把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是一个务实之选。
需要指出的是,抓投资必须精准有效,绝不能盲目上项目、搞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厘清“项目往哪投”“钱从哪里来”等关键问题。
基础设施是有效投资的一个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面貌得到极大改观,但仍有一些短板亟待补齐,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新型基础设施尤其是发力重点。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代表着下一步经济发展趋势,可满足经济结构升级、城镇化及消费升级等带来的相关需求,值得加大投入适度超前布局。从实践看,2022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普遍提及“新基建”,并明确发力重点和方向,给予有关政策支持。
此外,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城市更新与管网改造、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民生领域事项,都有待加大投入力度,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上述领域投资过程中,尤其要抓好重大工程项目。这是因为,重大项目是投资的基本盘,抓住了这个基本盘,就有利于完成稳投资稳增长的目标任务。当前,各地各部门须落实好中央要求,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和专项规划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加大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有效投资。各类投资主体应紧扣国家发展战略,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选准投资领域和项目。
发力有效投资离不开资金支持,这既需要政府投资的精准发力,也离不开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一方面,应发挥预算内投资的引导与撬动作用,并注意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眼下,各地尤其需要抓住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的时机,发挥好专项债的稳增长作用。另一方面,应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资力量,不断完善社会资本参与机制、推进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等,多措并举提振社会资本投资信心。
任何投资都会考虑回报,社会资本投资更是如此。有关方面应积极完善相关制度设计,依法依规保障社会资本投资合理收益,稳定和增强社会资本投资预期,形成投资的良性循环。预算内投资也需要统筹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处理好稳投资和防风险的关系,更好保障与改善民生。(马洪超)
快报
春节以来,一些地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旨在及早抓投资、上项目、稳增长。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形势下,各地重视发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