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前两天,小巴看到这样一个数据:
掐指一算,今年上半年,已经有799万投资新手火急火燎地冲进了股市。
在这段时间里,这群新手们也算是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投资人生。
先是买啥啥涨,差点以为自己就这样走上人生巅峰,但收益还没捂热,上周股市又毫无预兆地崩了,收益吐了个精光。而最近两天,大盘又一副“你猜猜我要去哪”的样子,让人摸不着头脑。
的确,对于小白来说,应付这样的行情实在是太吃力了点。因此,有人就想偷懒了,问小巴:有没有轻松一点的投资方式,可以在股市中淡定吃肉呢?
市场上还真有这样一个“中和”的办法,它以傻瓜式的简单操作就能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风险比单纯投资股票更低。
70年前,“价值投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操作方式,直到今天仍被基金经理广泛运用,这就是“50/50法则”。具体怎么操作,别急,且听小巴慢慢道来。
什么是“50/50法则”?如果你比较喜欢吃菜包,又想尝尝肉包的味道,你会怎么做?
小孩子才做选择,作为成年人,我当然是两个都买。
投资也是一样的道理。
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债券像菜包;
风险较高、收益不稳定的股票就像肉包。
“50/50法则”告诉你,两个都买,每个买一半。比如你手上有10万元,那就拿出5万买债券,5万买股票,雨露均沾。
* 这里的债券可以是债券基金、货币基金、银行理财等低风险投资;股票也可以是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
一样买一半,就这么简单?
的确就这么简单,当然要用好这个策略,还需要第二步操作:定期当裁判。
假设你的钱一半买了股票,一半买了债券,随着行情变化,股票可能涨的多一点,债券涨的少一点,“股票:债券”就不再是50%:50%了。
这时,就需要设定一个日期,在此后每年的同一天充当一下裁判,通过买卖把股票和债券的配比重新调整回50%:50%。
举个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