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四爱”卫生健康大行动
生活垃圾“各回各家”干群齐建健康家园
■本报记者 袁宇
“鱼骨、剩饭和电池、塑料不属于同一类,要投放到不同垃圾桶。”6月27日清晨,家住万宁市万城镇万利隆小区的张玲拎着大大小小的垃圾袋来到小区内的分类垃圾屋前,将分别装有剩饭、电池的垃圾袋分开投入其中。万利隆小区今年3月起作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在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细致宣传下,小区家家户户形成了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小区的环境卫生也越来越好。
万利隆小区的变化也在万宁市其他小区出现。今年3月,万宁市在万城镇、兴隆区、大茂镇、礼纪镇等4个镇(区)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广泛宣传动员党员、干部职工和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爱国、爱海南、爱家乡、爱家庭”卫生健康大行动工作内容来推进。经过3个多月的工作,试点成效初步显现。
“现在社区试点小区的居民基本上养成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在万宁市万城镇万隆社区第八网格点,社区党支部书记詹达能戴着红袖标和网格员一起巡查社区人居环境,他对海南日报记者说道。一圈巡查下来,网格点内整洁有序,生活垃圾也都按照分类要求投放入“专属”垃圾桶。
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启动之初,詹达能等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固定3个时间段进到试点小区,向小区居民宣讲垃圾分类知识,并在现场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依靠居民小组组长、社区党员干部以及志愿者,初期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詹达能说。
社区党员干部引导、协助社区居民在家给垃圾分类,然后按照各自分类投放到分类垃圾屋,让垃圾“各回各家”。“这样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建设更健康的家园。”在万城镇阳光小区,万宁青路书屋负责人陈茂司主动报名成为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每天垃圾投放高峰时段引导小区居民分类投放垃圾。他说,垃圾分类需要持之以恒。特别高兴看到这几个月带来的变化,“现在大家都自觉分类投放垃圾。”
据了解,万宁市还组织包括垃圾分类主题的绘画比赛、垃圾分类主题的线上小游戏等主题活动,向青少年、儿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更多市民关注、参与垃圾分类,共同建设优质人居环境。
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居民的多方参与下,万宁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正有序推进。万宁市万城镇人大副主席柳亚文介绍,该镇通过以12个小区作为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以万隆社区为试点社区,先试点示范,再逐渐延伸,“不断提升市民垃圾分类意识,逐渐向重点居民小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酒店等全面铺开,切实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万宁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爱国、爱海南、爱家乡、爱家庭”卫生健康大行动明确分3个阶段,在2021年至2023年底实现“双创”取得明显成效,万宁市也正大力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工作。当前该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仍然存在短板与不足,将进一步找准问题,狠抓整改,以更有力的措施推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下一步,万宁市将坚持领导带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提高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同时更加注重发挥社区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的作用,通过走访社区、居民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指导等工作,引导市民主动参加垃圾分类工作。(本报万城6月27日电)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