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注册制来了,来的速度非常快,6月12日证监会发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6月22日创业板注册制首批32家受理企业名单出炉。创业板原来排队在审的企业有183家,大概率都会转成注册制创业板的待审企业。创业板注册制的制度设计对标科创板,市场定位也向科创板看齐,两者之间将形成比学赶超的局面。
创业板会与科创板越来越像
科创板当初也是赶速度的,但毕竟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创新是需要绞脑汁的,有些想好的东西是不是可行,心里并没有底,修修改改也是免不了的,所以速度再快,也比不过创业板。创业板注册制在制度设计上可以依科创板的样画葫芦,所以在这方面也就没什么可苦思冥想的,两者一样就好。从道理上来讲,两者也应该保持一致,既然都是注册制,创业板与科创板的制度设计如果不一样反倒会让人奇怪,注册制总还要有一定之规。
如果要说创业板和科创板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在定位上,如果定位完全一样,就相当于同一家集团下面的两家上市公司进行同业竞争,有点不好办,需要错位竞争。但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谁不想高举科技创新的大旗呢?实际上科技创新的定位在创业板和科创板中都是重中之重,因此,创业板与科创板的定位差异更多的停留在字面上,即便是白纸黑字,也让人傻傻分不清。同质化是难以避免的,创业板会与科创板越来越像。
竞赛谁上市的新股更优更多
既然两者彼此彼此,那么相互可以比较的就是谁的发展速度更快,谁的规模更大。科创板股票从零发展到100多家,用了1年时间,创业板应该会更快。用一句流行语来打比方,创业板是抄科创板的作业,理应速度更快,做得更好。创业板本来的基数就比较大,快马加鞭未下鞍,上新速度超过科创板是可以预期的。当然,科创板也不会甘心落后。到时候,市场可以看得见的相互竞赛就是新股上市速度,看谁上市的新股更优更多。
高大上的板块定位,自然让人欢喜,但问题是有没有这么多符合高大上定位的上市资源呢?这是个问题。创业板的上市资源很多其实就来自原来的排队企业,能上核准制的创业板,也能上注册制的创业板,其实没啥分别。科创板呢?有高大上的,也有不那么光鲜亮丽的。有的过去在主板被否掉的公司,到科创板来闯关,却顺利通关了。科创板否掉过几家企业,还有的企业在临门一脚的注册环节被否掉。但一阵风刮过后,又进入了你过我过全都过的模式。
创业板与科创板会否竞争?
市场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竞争一般都会导致价格降低,服务提升。但交易所之间如果出现竞争,有没有可能为了竞争上市资源而降低上市门槛?高大上的上市资源是有限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有错位竞争之说,但实际上很难错位,到科创板还是到创业板上市,今后的差别会越来越小,最后企业必然是哪里上市的门槛低就到哪里去上市。交易所要吸引企业来上市,很可能就会放低身段,来者不拒,多多益善。这对投资者恐怕就不一定是好事了。
有一家挂着生物制药名头的企业,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生物药产品,第一次到科创板闯关时把自己吹得花好稻好,经过四轮问询,实在招架不住了,就主动撤回了。按理说这样的企业在科创板应该没戏了吧,没想到又来第二次闯关,这回它吸取第一次的教训,不再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了,老老实实说自己做的就是仿制药,没有生物药,生物药还在布局。结果竟然就过了。或许有人会说,科创板就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只要企业如实披露就可以了。那科创板的高大上定位不管用了?技术先进性不谈了?
今后有了注册制创业板的竞争,这种事可能会越来越多。那么过去不也有上交所和深交所之分吗?好像并没有发生过交易所竞争降低上市门槛的事。但是请注意,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过去上交所和深交所之间虽然也有竞争,但新股上市的审核权不掌握在交易所手里,所以交易所没有办法通过降低上市门槛来竞争上市资源。注册制下上市审核权直接掌握在交易所的手里,就具备了这种可能性。虽然短期内还不大可能发生这种事,但时间长了,难保不发生变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