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美华文文学的世界视野(海外华文文学·北美篇)
作为世界华文文学版图中的重镇,北美华文文学创作极为兴盛。
北美华人作家队伍,前期主要由来自台湾的留学生和移民组成,现今则以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大陆新移民为主。耕耘多年的作家,有严歌苓、张翎、刘荒田、张凤、黄宗之、叶周、江岚、薛海翔等,新生代作家如伍绮诗、二湘等,他们的创作同样值得期待。
纵观这些作家的创作,可以发现两个特点:在文化内涵层面,北美华文文学通过对文化、族群和性别等问题的思考,在身份认同等议题上进行了敏锐探索;在文学性层面,他们延展旧有“中国叙事”的同时,吸纳域外文学的创作思路,逐渐建立起华人叙事的世界性视野。
对文化、族群、性别议题的反思
海外华人作家,处于文化交界地带。这一特殊的境况使他们拥有跨文化的优势,也面临着边缘化的困扰。对此,华人作家有清醒的认识。
刘荒田对海外华文文学的边缘化处境作了冷静分析,他期望的是真正有分量的新移民文学,希望这些特殊身份的作家能够写出展现公民社会全景、描述移民苦难历史、揭示文化融汇底蕴的厚重作品。
黄宗之同样意识到新移民作家面对的历史挑战。他认为,文学创作上,要突破过去创作主题的瓶颈;文化交往上,应积极展开与国内外主流文化的对话;创作心理上,要从既不属于原乡也不属于异乡的窘迫疏离状态中走出来,大踏步向融合的方向迈进。与之相近,海云用“融入”和“包容”来描述海外华文文学的时代主题,其中包含多元文化的相互包容和融合、移民作家生命体验的再反思等内容。
海外华人的写作,总体上处在蓄势开新的转折阶段。北美华人作家的思考和创作,显示出内在的潜能和活力。在他们笔下,文化、族群和性别等议题受到特别关注。
在文化议题方面,北美华人作家着眼于中西文化的交融和对话,建构起跨文化的身份和视角。刘荒田的散文写作,以小品看众生万象,经年积累,蔚为大观。最初,他受木心、余光中、吴鲁芹、喻丽清和邵燕祥启发,在欧美经典作家中则特别受惠于罗曼·罗兰、纪伯伦。接触到王鼎钧的散文后,他在文学观和世界观方面成熟起来。他评价王鼎钧:毕生奉献于文学、自甘淡泊、有宗教情怀,实则也是对自己的勉励。在身份认同上,刘荒田也初步完成蜕变,自称为“亦东亦西”的“异类”。
张凤的学术随笔,试图架起华文文学与西方主流学界的桥梁。她所勾勒的北美汉学家群像,从清末民初的戈鲲化、赵元任、裘开明等,到战后的张爱玲、夏志清、叶嘉莹、孙康宜、张光直、傅伟勋和杜维明等。通过这些知识人的跨文化生存体验,张凤触及传统文化的回归、文化中国的追寻等论题。这些来自中国的文人学者,凭借其在北美学界所占据的位置,在中西文化交往中发出了学术上的强音。
在族群和性别议题方面,北美华人作家的观察极为敏锐,触及到不同文化境况中弱势族群的生存难题。严歌苓以塑造女性形象著称,在她笔下的一系列角色,如小渔、扶桑和王葡萄等人身上,渗透着华人女性的生命哲学。这些天真纯朴又流光溢彩的女性,与西方女权主义倡导的“第二性”不同,凸显的是东方女性的大爱和无私。严歌苓的写作,由此跳出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创作思潮对华人写作的约束,走向原生态的、具有历史感的广阔天地。
年轻一代的华人作家,则以锐利的种族和性别反思,受到文坛瞩目。伍绮诗于2014年出版的《无声告白》描述了一个华裔女生的成长悲剧,穿透人生,刺痛人心,受到欧美媒体追捧,成为当年文学出版领域的一匹黑马。该书封面铭刻着作者的人生宣言:“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但对于华人移民来说,这种自我的寻找何其艰难。成长于混血家庭的孩子莉迪亚,从一开始就不得不陷身于种族和性别造成的牢笼,并最终被外界的期盼所压垮。莉迪亚的悲剧,乃是弱势族群的一次生命控诉。与这些议题相关的作品,还有傅金的《今日为男》、王苇柯的《中国女孩》等。这一系列作家作品的出现,预示着北美华人文学新生代的登场。
深度挖掘普遍性文学主题
华人文学叙事的世界性特质,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是从海外视角讲述中国和华人故事,拓展了题材的内涵和外延;其二是关于普遍性主题的思考,在移民与流散、战争与灾难、人性与灵性、时间与空间等议题上作深度挖掘。二者相互关联,不可分割。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