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3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苗丽娜 孙良)“感谢驻企服务员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浙江光特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叶瑾琳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而两个月前却真是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企业2月18日复工,遇到厂房扩容、资金压力、人才住宿等难题,叶瑾琳也因疫情在国外无法返回。“别急,我们来帮忙。”绍兴市越城区驻企服务员任江、张龙主动“揽活”,不仅通过协调帮企业新增了1000平方米厂房,争取到了“三年免租金”的优惠,还帮助落实了人才公寓。
如何推进“三服务”精准、长效落地,将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是绍兴近年来一直积极探索的课题。今年,绍兴将驻村指导员、民情日记、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这三项起源于绍兴的成功经验和“三服务”活动有机结合,深化推进“三驻三服务”,构建起“干部向一线下沉、情况在一线掌握、力量在一线汇聚、问题在一线解决”的服务新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一季度,绍兴上报录入“三驻三服务”平台事项18283件,办结17940件,同比分别增长149.4%和144.8%。
从驻村指导到驻企驻社
干部,向一线下沉
日前,诸暨市次坞镇溪埭村的驻村指导员赵海明下村走访,村干部向他说起了一件难事,“村里那两条路该修修了,可资金是个问题啊!”
在市交通运输局工作的赵海明立即到现场查看,并和所在单位对接,还真让他找到了解决办法。在赵海明的帮助下,溪埭村搭上了“2020年农村公路大中修建设补助”的末班车,争取到补助资金约200万元,解决了村里的大难题。
选派党员干部到农村指导工作,能有力推动党委、政府工作重心向农村一线倾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从最初的柯桥区兰亭镇试点,再到后来的全省推广,驻村指导员制度已成为浙江农村治理的一张“金名片”。今年,绍兴继续深化这一制度,将派驻制度从农村向社区、企业拓展,推动更多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开展“三服务”。目前,全市共下派驻村(社)指导员2573名、驻企服务员4570名,实现村(社)、规上企业派驻全覆盖。
绍兴还建立“三驻”干部人选信息库,推行按需选派、点单选派、组团选派等多种模式,实现“三驻”干部岗位能力与派驻对象需求之间的精准对接。并通过推行“一村(社、企)一员一清单”,把“三驻”干部的工作职责细化为具体任务清单,与考评直接挂钩,作为干部提拔、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眼下,绍兴市正组织开展“大宣讲、大走访、大排解”活动,7000多名“三驻”干部深入基层,掀起了一场“三服务”工作热潮。截至4月20日,全市已开展村(社、企)级宣讲7000余场次,走访4.8万余户次,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
从民情日记到企情日记
情况,在一线掌握
发源于嵊州市石璜镇雅璜村的民情日记,蕴含着“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的“六百精神”,成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纽带。“我们正进一步丰富民情日记的精神内涵,让其更具生命力,取得更好实效。”绍兴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绍兴又将民情日记延伸到企业,推行“企情日记”制度,要求所有“三驻”干部记录好民情日记、企情日记,做到服务开展常态化、情况掌握精准化。
随着产能恢复,位于绍兴市上虞区的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对各类机械部件的需求越来越大,但5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迟迟未复工,大部分还是区外企业。驻企服务员陈永明将这个迫切诉求记录在企情日记中。在相关部门助力下,上虞区内产业链企业提前安排复工,区外产业链企业通过政府层面加强沟通,尽快复工复产。一周时间,相关企业先后发来结构件和零部件,解了晶盛机电的燃眉之急。
据统计,今年2月份启动“企情日记”系统以来,驻企服务员已经发现和反馈问题3285个,其中自行解决2873个;提交县级层面协调解决412个,办结383个,办结率达99.1%。
从各自为战到共建共享
力量,在一线汇聚
“听说马上就能安装电梯了,以后上下楼方便多了。”最近,这个好消息在越城区城南街道长城社区的老年朋友中传开了。
为了这件事,驻社指导员倪祖美里里外外忙了好一阵子。她到处收集居民对加装电梯的意见建议,和社区干部一起开展部署,提速加装日程。原来,倪祖美所在的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该社区是结对共建单位,而电梯加装工程被列入今年双方的“契约化”共建项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