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要通过有效工作,努力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时事政策,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和统一战线历史、人民政协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大局观。
这既是对凝聚共识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指明了切实履行好这一职能的方向和路径。
思想,是方向的指引。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新时代的人民政协才会更有力量。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组成的政治共同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必须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把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工作主线,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抓住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就抓住了思想政治引领的核心要义。
方向明确了,路径也就明确了。
十个指头,长短不一;千人千虑,人之常情。这是客观现实,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因此,需要在履职过程中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一致性是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一致,多样性是利益多元、思想多样的反映,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不要也不能搞成“清一色”。
凝聚共识贯穿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历程。
70年前,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民族独立,成立人民共和国,成为当时无数仁人志士最大的共识。
进入新时期,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统一战线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加扩大了,不仅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还包括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前程远大,大有可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共同努力,成为新时期全体中国人民最大的共识。
新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是整个中华民族最大的共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正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治国理政、发展进步的基本经验,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0年来发挥重要作用的基本经验。
新时代,准确把握凝聚共识的内涵要求,人民政协才能更好地承担新使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协商中,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接受党的主张是凝聚共识,中国共产党采纳并集中大家的意见建议并体现在国家大政方针中,也是凝聚共识;通过有效的说理说服,增信释疑,解开界别群众的“思想疙瘩”是凝聚共识,在不同场合运用不同方式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克服极端,也是凝聚共识。
政协内部,把共同目标作为奋斗动力源和方向标,及时了解统一战线内部思想动态,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推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实现思想上的共同进步,是凝聚共识。
面向社会,人民政协广泛联系和动员各界群众,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的工作;鼓励和支持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界别群众,及时反映群众意见和建议,深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都是凝聚共识。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需要不断创新载体。
与建言资政相比,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工作以往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相对薄弱。十三届政协以来,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和界别群众的利益诉求,全国政协完善方式方法,适应发展大势,创立了谈心谈话、委员讲堂、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等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凝聚共识的机制与平台,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