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谭锐:大湾区战略是香港经济转型的重要契机

字号+ 作者: 来源: 2020-03-23 我要评论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谭锐。 人民网广州11月11日电(陈育柱)11月11日,由人民网主办,人民网广东频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谭锐:大湾区战略是香港经济转型的重要契机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谭锐。

  人民网广州11月11日电(陈育柱)11月11日,由人民网主办,人民网广东频道承办的2019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在论坛主旨发言环节,华南理工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谭锐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是香港经济转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

  以下内容根据嘉宾现场发言实录整理,有删节。

  我们知道香港从二战以来经济结构是一直处于变动之中的,第一次比较大的转型是在1950年到1970年代的转口贸易到港产品出口,第二次转型是1980年到1990年代由制造业为主转向服务业为主。

  香港经历了1997年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一些有识之士呼吁经济转型。实际上不只是香港在反思他们的经济结构,世界上很多顶级的全球城市也在考虑他们的产业多元化的问题。

  比如纽约,实际上在2008年之后已经考虑产业多元化的问题。他们正在打造称为“硅路”的产业创新区,来推动整个城市转型。“硅路”集中的产业包括互联网、新媒体、金融科技、电信、数字媒体、生物技术等。

  这种方向也是香港转型的方向,也就是从服务经济转向知识经济。我想香港也应该顺应这个历史潮流加快转型。

  我们注意到香港特区政府在2009—2010年度的施政报告中提到“六优产业”的方向。“六优产业”即教育、医疗、检测认证、环保、创新科技及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提议非常好,非常契合全球产业发展潮流的。但是,我们对比一下十年间的数据会发现,被看作是转型基石的“六优产业”并没有给香港经济撑起一片新天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转型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工程。香港经济转型面临着众多阻力,包括产业路径依赖、人力资源不足、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等问题。

  香港如果要实现经济转型,靠自身的力量其实非常困难。就像1978年改革开放给香港创造一个非常大的机遇一样,今天粤港澳大湾区实际上也是香港经济转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

  为什么这样说呢?回顾历史,1978年的改革开放初期,内地对港资开放,使得香港本身制造业向北转移。今天香港要发展知识经济,需要继续将原有的一些陈旧产业或者低附加值产业,转移到大湾区内地城市,由此来腾出空间和资金,在本港发展更高附加值的知识经济产业。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首要的问题,就是内地市场对港澳的开放问题。 根据研究测算,在CEPA框架下,内地对香港各服务行业的开放程度,存在明显不同。从高到低依次是保险、建筑、旅游、分销、专业服务、资讯和银行。而香港最大的优势,恰恰是开放程度最低的两个行业。

  其次,是鼓励港澳居民赴内地就业的举措。一直以来,香港和内地的经济联系主要集中在投资方面,渠道比较单一,这样会产生“惠商不惠民”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内地投资的大部分好处都流入到工商业精英手中,对香港普通阶层、中产阶级,和社会给予的利益不是很大。所以,未来广东可通过香港居民单独进入内地就业的形式,使香港居民更直接的分享到大湾区发展的红利。

  第三,把粤港澳三地的制度对接问题提上议程。我们也注意到在前几天,中央出台惠及香港民众及各个行业的优惠措施,这些措施涵盖了服务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各个领域。这释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融合从之前的经济融合转向社会融合的新阶段。

  过去40年,粤港澳三地积累了很多合作经验,也出台了CEPA、《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合作机制,但这些都比较粗略,缺乏细节。所以未来我们的重要任务,就是逐步把以规则对接为目标的制度构建,扩展到其他领域,比如身份归属、社会保障等,把粤港澳的融合提升到更高的程度。

(责编:陈育柱、胡苇杭)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