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以“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表示,从中国国情出发,高质量发展至少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方面:供给体系不断优化、需求体系持续升级、金融体系更加适配。其中,金融体系的更加适配包括:加快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力发展直接金融,调整间接金融的结构,从而提高金融体系整体的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通过金融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金融体系改革
“1978年,我国金融总资产不足2000亿元,金融产品供给极度匮乏,金融机构在服务客户、细分市场方面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当前,我国金融总资产已超过400万亿元。同时,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科技,中国的金融机构技术能力不断发生革命性变革,产品的开发速度日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持牌金融机构有5000多家,还有数万家从事类金融业务的非持牌机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银行渗透率、保险深度密度和资本市场影响力仍处于很低水平。金融机构种类不丰富、布局不合理、特色不鲜明,‘过度竞争’与‘服务空白’同时存在。”郭树清表示,“在新的金融科技形势下,行业形态、盈利模式和企业结构都不可能简单重复其他国家的发展路径,需要同时在数量和质量上提高金融机构的水平。要扶持服务社区、服务小微企业的中小型机构,鼓励发扬‘扫街查数’和‘走村串户’精神;要扶持专业专注的金融企业,鼓励形成具有与自己主营业务相适应的有特色的公司文化;要扶持能够把线下业务与线上业务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独具特色的各类金融机构。”郭树清指出。郭树清强调,融资市场体系要更好地适应企业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有不同性质和特点的融资需求。风险投资适合初创期企业融资特点,银行信贷更能满足成长期融资需求,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对发展相对成熟的企业十分重要。信贷在融资结构中占比80%以上,股权融资不超过10%,债券市场基本是一个准信贷市场,参与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债券品种单一且交易不够活跃,市场深度较差。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与企业的生命周期和生产周期不能很好匹配,既容易造成大中型企业过度挤占信贷资源,又使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缺少必要的孵化资金支持。金融管理部门和行业企业形成高度共识,一定要齐心协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彻底改变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一条腿短、一条腿长”的不平衡格局。
此外,郭树清表示,在为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过程中,金融系统还面临几方面问题,需建立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各公司治理机构积极配合、相互制约的机制;让违法违规者及时受到足够严厉的惩处;需改变金融资产的分布结构,要大力发展公募、私募、保险、信托、理财等各类机构投资者;防止结构复杂产品死灰复燃,不能让中国金融曾经“脱实向虚”、层层嵌套的问题重演。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变迁史表明,资本市场日益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标志。“从要素积聚看,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创新活跃、开放透明、机制灵活,往往是资金、信息、人才等各类要素高度汇聚的场所,能够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吸引培育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专业的中介机构以及全球化的机构投资者。从市场生态看,资本市场发展中形成的以股份制、法人治理、信息披露、产权保护等为核心的制度机制,有利于激发企业家精神,培育良好的股权文化,促进强化社会诚信契约和法治理念,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重要的软实力支撑。”
易会满同时指出,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总要求,坚定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他透露,证监会近期将陆续推出一揽子对外开放的务实举措。
普惠金融成效渐显
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认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40年,我国居民收入逐年提高,居民消费观念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对高质量商品及文化、信息、教育、健康等消费需求不断提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不断改善供给结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王兆星进一步分析了高质量经济与高质量金融之间的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而金融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王兆星指出,“金融资金的良性循环要以实体经济的顺畅循环为前提。而金融体系通过信用中介、信息服务、财务管理、支付结算等功能,可以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要,便利实体企业的资金周转,促进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和不断发展。”
通过一系列数据,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介绍了监管部门如何引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2018年以来,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目前有贷款的小微企业为660万户,占正常经营的小微企业25%左右。同时,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的投放量大量增加。授信在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性的小额贷款目前为10.04万亿元。2018年至今,授信在100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增长了2.36万亿元,增长幅度达31%,较各项贷款增速高出12.5个百分点。”李均锋表示,“第三,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逐渐下降。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与去年一季度相比,平均降了0.9个百分点。第四,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服务的效率有所提高。许多商业银行大量运用数字技术,发放贷款可以做到3分钟成贷、1秒钟放贷、零人工干预,效率极高。此外,商业银行新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控制较好。全部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要低于整个贷款的不良率。2018年以来,大型银行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控制在1%左右。”
李均锋表示,上述数字表明,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正处在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他还透露,监管部门正在着手做两件事,一是正在制定普惠金融五年规划,即“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21-2030”;二是将进一步发文,以更好引导商业银行把小微金融做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