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

网贷接连利好:纳入征信体系、网络小贷分级监管 行业发展“有法可依”

字号+ 作者: 来源: 2020-01-23 我要评论

互金专栏作者肥皂表示,好的企业一定会好,不好的一定会受到规则限制,“总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而根据175号文

  “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对于整个行业来讲是一个利好消息,说明网贷行业具备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近来,仿佛不堪风雨的网贷行业又迎来了一系列监管政策。不过,更加明确且可操作性更强的监管指引,无疑让网贷行业更加“有法可依”,更加前路清晰。

  除了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的重磅消息,网络小贷分级监管、互金专项整治已取得积极成效、开展网络贷款应披露综合年化成本等监管文件已然正为网贷发展拨云祛雾。

  互金专栏作者肥皂表示,好的企业一定会好,不好的一定会受到规则限制,“总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而根据175号文、7月召开的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部分P2P可能正被往网络小贷的路上赶,以便进行更好的金融管理。

  “总之,促进劣质企业出清是大趋势,接连下发的文件使网贷转型的道路更清晰了,也鼓励网络技术、网络经营借贷的规范发展。”

  “强行”上征信

  9月初,全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下发《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一石激起千层浪。

  根据要求,在营网贷机构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即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百行征信等征信机构,同时“支持在营P2P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

  毫无疑问,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处理方式,而是通过规范行业、接入征信等手段支持良性合规网贷机构的发展,已然是给网贷行业的一颗定心丸。

  此外,宜信公司首席战略官陈欢表示,恶意逃废债与多头负债问题是长期困扰互金及网贷行业的一大挑战,将社会信贷信息全面纳入征信,对敦促借款人按时还款,促进网贷行业合规健康发展,防范整体系统性金融风险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而且,即使平台退出经营,借款人仍然需要履行还款义务,纳入征信能够起到督促其还款的作用,有利于平台顺利转型退出。”陈欢补充道。

  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指出,P2P接入征信影响大致有三点,除了保护出借人利益,同时引起高风险客群的“迁徙”,还有助于把多头借贷客群暴露于阳光下,在化解多头借贷、防止特定群体杠杆率快速提升等方面,可更好地发挥作用。

  同时,全面推动P2P接入征信,或将使P2P退出提速,进一步“清除”虚构借款人、借款人金额超标、贷款利率超标、涉嫌自融、关联贷款等违规平台。

  据网贷天眼数据,截止2019年8月底,正常运营平台933家,累计问题平台数量5644家,其中,8月新增问题平台11家,较7月份的177家明显放缓。接下来两个月,平台退出数量预计会进一步提速。

  继资金接入银行存管、信息披露等“行业门槛”之后,纳入征信体系俨然成为网贷行业的合规新“姿势”。

  据了解,早在2018年,部分网贷平台就陆续开始接入百行征信系统。截至今年9月5日,已有56家网贷平台接入百行征信系统。就网贷平台而言,纳入征信固然要再耗时耗力耗资金,却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

  整改仍是进行时

  要求在营网贷平台纳入征信体系的水花还没落下,持续已久的互金专项整治又迎来了新的细化调整。

  9月11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文称,当前一些从业机构仍存在仅以日利率、月利率、服务费等模糊方式开展宣传,所披露的息费与实际借贷成本不一致,致使一些金融消费者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并参与交易。

  对此,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日前向会员机构发出通知,要求后者在从事各类互联网在线贷款业务时,应在产品展示、广告、合同、宣传等渠道以醒目方式明示金融消费者所需承担的综合年化成本,对借款人给予清楚的风险警示。

  此外,各地的清退指引、打击逃废债等行为也未曾落下。今年7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目前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已取得积极成效。不过,互金专项整治仍是进行时。

  目前,贵阳发布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第一批18家僵尸类、失联类、停业类、自愿退出类机构名单,其中有9家平台自愿退出;云南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第五批6家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市场退出的公示,同时,云南省经公示退出的网贷机构累计73家;济南市金融办发布第一批6家退出类网贷机构名单……

  打击逃废债方面,深圳日前发布第八批P2P失信人名单,累计2693名P2P失信人“上榜”;截至2019年7月29日,北京互金协会共收集36家机构上报的逃废债名单,涉及逃废债数据191297条……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