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已经过去1年,根据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统计,广州目前已经有5908个单位开展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机团单位也在强制垃圾分类的行列之中。
记者了解到,按照广州市城管部门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指引,广州的机团单位需要成立垃圾分类工作小组,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等工作。但是记者发现,机团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实际效果并不一样:一些机团单位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另一些机团单位却连基本的分类垃圾桶都没有配备。从去年7月至今,广州市城市管理部门检查单位18904次,发出整改通知书2425份,行政处罚205宗,罚款金额8.68万元。
现象
有些单位工作细致,有些单位不积极
相对于一般的民营单位,广州的机团单位是较早就进行了生活垃圾分类。但是机团单位的垃圾分类实际效果却呈现出“两重天”的现象:有些机团单位垃圾分类工作细致,但是有些单位却连基本分类垃圾桶都没有配备。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是第一批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医院,走进大门,就能看到设置有4种颜色不同的垃圾分类桶。在医院食堂,还需要将餐厨垃圾进行分类,用餐后将纸巾、剩饭菜等分类投放。门诊楼的科室也设有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的垃圾桶,医疗垃圾桶统一以黄色标出。护士在帮孩子打针前也会提醒家长,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不能混扔。在荔湾区城管局,食堂也将纸巾、餐具、剩饭菜等分开投放,将餐厨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投放。
按照《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投放生活垃圾、向收集单位交付的生活垃圾应当符合分类标准。尽管《条例》已经实施一周年,广州也在推进垃圾分类,但是有一些机团单位仍有垃圾分类不积极的现象。沙东街固废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他们日常的巡查中,仍会发现一些单位垃圾分类容器设置不标准,甚至有些机团单位办公室没有设置垃圾分类容器。
工作指引
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垃圾分类培训
今年5月,广州市城市管理部门针对机团单位、部队、餐饮、小区、学校、酒店、宾馆、办公场所、商业中心、交通物流站、农村、园林绿化等领域量身定制了12项工作指引,指导各场所如何建立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根据指引的内容,机团单位应建立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并且应该鼓励工作人员进行垃圾分类。
机团单位应成立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明确负责管理垃圾分类工作部门,明确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各个环节负责人和保洁人员,制定生活垃圾日常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至少每半年1次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至少每季度1次组织保洁作业人员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及作业操作规程培训。负责管理垃圾分类工作的部门每周不少于1次对干部职工的分类投放和保洁人员的分类收集进行监督。
记者了解到,一些像沙东街这样的街道,固废办平时会组织举办一些垃圾分类培训,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以及学习《条例》内容等,通过多种方式考察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
绩效考核
机团单位每半年考核一次
根据城管部门发布的指引,机团单位办公室应当配备2种垃圾回收容器,分别是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桶。在大厅和门岗,必须设置1个有害垃圾收集容器,而且必须有人监督。茶水间设置2类垃圾收集容器,包括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收集容器。食堂也应该设置3类垃圾收集容器,包括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桶。而在主要出入口、楼梯、电梯间、大厅等设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2种垃圾收集容器。
机团单位还应设置生活垃圾临时存放点,集中存放四类垃圾和大件垃圾。生活垃圾临时存放点应做到防风防雨防臭,各类垃圾应分类存放。机团单位可根据人员数量、垃圾产生量、空间大小等自行确定容器大小、数量及材质。
记者了解到,机团单位的垃圾分类将会被纳入绩效考核评比,机团单位垃圾分类以后每半年考核一次,对于做的不好的集团单位,会发布整改通知。考核包含多个标准,设施配置是考核的指标之一。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还委托第三方公司对生活垃圾分类样板示范区(街)、居住小区(社区)等进行评估,重点检查辖区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情况,物业小区全覆盖情况,分类收运线路全覆盖情况等。
约谈制度
垃圾分类不力将被约谈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