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

00后大一新生捐肝救父: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你离开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9-11-09 我要评论

00后大一新生捐肝救父: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你离开,昨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肝外科樊嘉院士,肝外科主任周

  原标题:“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你离开”

  昨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肝外科樊嘉院士,肝外科主任周俭教授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复诊病人。

  小张一家来自江西抚州,父亲是当地的赤脚医生,小张刚刚考上医专,是一名大一新生。2018年起父亲因乙肝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在当地医院内镜治疗时出现大量呕血。医生说,他的状况如同一个已经进入倒计时的定时炸弹,一旦再次发作生存的希望几乎为零,唯一的方法就是肝移植。

  “我们去上海,找中山医院肝外科专家。”小张表现出了超乎同龄人的冷静和果断,去年8月,周俭教授将小张父亲收入病房等待移植。

  “原本决定用我的肝脏给孩子他爸,没曾想检查后发现,我不适合作为肝源。”小张妈妈回忆起那段经历仍忍不住落泪,“我们家大姑娘知道后,和我们说,用我的!她爸爸和我都不同意,但是怎么劝她都不听。”

  “小张说这个决定的时候,我们非常震惊和心疼。毕竟,这是一个刚满18岁的“00后”孩子啊。”肝外科副主任医师贺轶锋介绍,当他把这个情况向樊嘉院士、周俭教授汇报后,专家们为小张的孝心深深感动,但一个正在花季的少女捐肝依然让经历了无数惊心动魄的生死救助的他们不忍。肝外科进行全科大讨论,并请了消化科陈世耀教授会诊,希望找到保守治疗的可能性,以此保护这个善良的孩子。遗憾的是,讨论结果是只有肝移植一条路了,而最合适的肝源,就是病人18岁的女儿。

  “我们反复强调了肝移植的风险,担心孩子是受了亲戚或者她自己内心的‘道德绑架’。”肝外科分管移植的副主任黄晓武主任医师单独找小张谈话交流,了解了她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后,被小张炽热的爱和救父心切的心情深深打动。为了做到慎重再慎重,他们又邀请心理科陈华副主任医师对小张进行了心理状态评估。“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很清楚我的选择意味着什么。医生们反复耐心治疗尝试、解释沟通,真的让我很感动。”小张说:“我是一个蛮犟的人,认准一件事就会坚持到底。更何况,如果不捐,意味着只能眼睁睁看着爸爸走掉。”

  去年10月12日,小张和父亲被推进了手术室。供体和受体的手术按术前多次讨论拟订的方案紧张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小张个子小体重轻,即使获取她的右半肝给他的父亲,供受比也刚处于满足生理要求的边缘状态,因此供肝的切取要求精准,并需对缺乏静脉回流的肝段进行静脉搭桥重建。真正的挑战是术前大家都没有预料到的,因为供肝体积小,而父亲的门脉压力高,导致供肝处于高灌注状态,同时受体存在脾动脉窃血、肝动脉灌注压不够,动脉血难以泵入肝组织内。在使用药物降低门脉压力,并结扎脾动脉后,动脉终于能正常维持搏动了。

  小张术后1周就恢复良好,返回老家,独自照顾几个弟弟妹妹,术后1个月返回学校赶上落下的课程。老张在术后1个月也顺利出院,原来黧黑的面色泛出了红光,复查各项指标良好。

  “我们现在恢复得都很好。”小张笑得很开心,“这次就是和爸爸一起来请樊院士、周教授复诊,也提前祝所有帮助过我们的医护人员元宵节快乐。”小张表示,这段经历,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从医信念:“我也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像他们一样的,既能用高超医术救治病人,又能用侠骨柔情温暖病人的好医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大国仪仗,擎旗迈向新征程

    大国仪仗,擎旗迈向新征程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