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央行决定将支付技术产品认证扩展为金融科技产品认证,并发布《金融科技产品认证目录(第一批)》(下称《目录》)和《金融科技产品认证规则》(下称《规则》),《目录》包括客户端软件、支付销售点(POS)终端、声纹识别系统、云计算平台等11种产品种类。
其实,与金融科技相关的工作很早开始了。2018年12月,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开展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银发[2018]325号),并针对性提出四点目标:
第一,提升信息技术安全应用水平,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
第二,推动金融与民生服务系统互联互通,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第三,促进数据资源融合应用,增强金融惠民服务能力。
第四,建设金融风险监控平台,提升金融风险“技防”能力。
次年,2019年4月18日,人民银行2019年科技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18年科技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就2019年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工作部署则包括,
一是大力加强科技资源整合,二是指导协调金融科技应用,三是加强金融标准化管理协调力度,四是守牢安全底线。
那么金融科技产品认证到底是什么呢?对于行业又有何意义?
金融科技产品认证的意义
所谓认证,就是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
其目的在于逐步为消费者、用户以及更为广泛的所有利益方树立关于产品/服务满足要求的信息,以此来解决他们对产品/服务的关注。
而推行金融科技产品认证的作用在于,第一,可以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安全信息,指导或引导消费;第二,扶优限劣、增强竞争力;第三,贯彻标准和技术法规的有效手段;ISI,政府用来规范市场的辅助手段:闭环的监管机制。
而对于金融标准认证的意义在于,第一,推广落实金融标准,提升标准化水平。第二,引入社会力量,辅助社会监管。第三,金融服务质量的“硬约束”,促进金融服务迈向中高端水平。第四,保障国家安全和消费者权益,降低金融风险。
央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文 支付产品认证升级为金融科技产品认证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 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国发〔2018〕3号)精神,落实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支付技术产品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国认证联〔2017〕91号)和《关于加强支付技术产品标准实施与安全管理的通知》(银发〔2017〕208号)要求,更好满足金融行业发展与监管需要,市场监管总局、人民银行决定将支付技术产品认证扩展为金融科技产品认证,并确定了《金融科技产品认证目录(第一批)》,制定了《金融科技产品认证规则》。本次确定的产品认证包括:
金融科技产品认证规则
本次发文,同样对于金融科技产品的额认证规则做出了相关的具体规定。
在整个认证的流程上,包含认证申请及受理、检测、文件审查、现场审查、认证决定等步骤。
同时,认证并非一次的,除了认证具有期限外,认证后同样会有不定期的检查。而获证后监督包括跟踪检查、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市场抽三种方式之一或组合。
认证书有效期为3年。在有效期内,通过认证机构的获证后监督确保认书的有效性。期满进行审查, 获证后监督确保认书的有效性。期满进行审查,合格即可续期。
在认证的机构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公布依法设立的认证机构名录。相关认证机构名录可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管理部门网站查询。
最后,可以看出,此次的产品认证是对于行业要求的进一步升级,是对行业的进一步全面的规范,对把好安全和合规会有进一步提升。由协会或卡组织等机构升级为行业的统一标准,这些标准的认证也将进一步引导金融科技行业健康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