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抓住秋粮生产“大头”

字号+ 作者: 来源: 2020-08-06 我要评论

秋粮产量约占全年粮食的四分之三,抓好粮食生产的“大头”,争取秋粮有个好收成,才能为全年的粮食生产和经济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题:抓住秋粮生产“大头”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周楠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当前正值南方中晚稻和北方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秋粮产量约占全年粮食的四分之三,抓好粮食生产的“大头”,争取秋粮有个好收成,才能为全年的粮食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春耕夏耘,农业生产的性质就是与汗水相伴、环环紧扣。今年夏粮已实现十七连丰,早稻也有望丰收,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个好头。秋粮主要包括玉米、中晚稻和大豆。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在田作物长势良好,可以说全年丰收有较好基础。

  如今的秋粮,既是“米袋子”,又连着“菜篮子”。不仅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也关系百姓餐桌品种是否丰富,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能否满足?

  秋粮的主要作物之一是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作物,玉米对于稳定肉蛋奶供应意义重大;稻谷是重要的口粮品种,这饭碗要稳稳端在自己手上;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用于制作豆腐、豆浆等,关系着健康营养和舌尖上的美食。

  抓好今年秋粮生产,首先要抓好防灾减灾。当前正值防汛抗旱关键期,南方一些地区遭遇台风和洪涝影响,辽宁西部等地出现旱情。相关地区要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提早做好应急预案。加大机具和人力投入,及时排涝除渍,做好生产资料调剂调运,指导农民搞好补种改种。要加强指导服务,帮助受旱地区迅速落实科学抗旱各项措施。

  抓好秋粮生产,要多措并举,实现虫口夺粮。当前正值玉米病虫害高发期,全国农技中心会商也预计今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各地要加强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监测,及时开展理化诱杀、人工除杀或化学防治。相关边境地区要继续强化黄脊竹蝗监测,实施分区治理,确保不扩散、不危害、不成灾。

  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科技力量。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创新服务方式,确保技术进村入户;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和灾害发生情况,制定技术指导意见,把高效绿色的种植技术落实到田头。通过科技护航,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再迎一个丰收年。

抓住秋粮生产“大头”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地储拍卖】关于举办5月28日北京分公司一次性储备玉米竞价销售专场的公告

    【地储拍卖】关于举办5月28日北京分公司一次性储备

  • 5月货币数据超预期,26大品种策略都在这

    5月货币数据超预期,26大品种策略都在这

  • 66384万吨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66384万吨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 辽阳加速新型产业崛起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辽阳加速新型产业崛起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