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攀登者》赞助商探路者求“出路”
因对前期未达预期的投资项目连续计提了较大金额的商誉、投资和资产减值,探路者2017年度、2018年度连续亏损,合计金额超过2.5亿元。
作为电影《攀登者》的独家户外装备品牌赞助商,探路者现实中也在试图克服困难,攀登一座山峰——扭亏保壳。
自今年8月份以来,这家头顶“中国户外用品第一股”的上市企业已连续发布了15次关于股票可能被暂停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因对前期未达预期的投资项目连续计提了较大金额的商誉、投资和资产减值,探路者2017年度、2018年度连续亏损,合计金额超过2.5亿元。
2015年年中,探路者迎来高光时刻,总市值近260亿元。但截至2019年12月12日收盘,探路者报收3.82元,市值仅剩34.05亿元,超200亿元的市值已灰飞烟灭。
伴随着业绩以及资本市场表现不振,探路者正在“收缩战线”出售资产。11月中旬,探路者公告称拟转让易游天下29%股权。
上市十年,业绩跌进“低谷”,“做减法”的探路者当前无疑是在寻求企业发展出路。但在户外用品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探路者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连亏两年
“创业的过程很艰辛,选择后的坚持也非常重要。在户外行业品牌领域,如果不热爱,这项事业是没法做到极致的。”12月8日下午,在第十八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披着一头齐肩秀发,身穿带有“TOREAD”标识黑色外套的探路者董事长兼总裁王静公开表示。
一天之后,探路者发布12月份第2份退市风险提示公告,这已是自8月27日发布《2019年半年度报告》之后,探路者第15次发布暂停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公告显示,因2017年度、2018年度连续两年亏损,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规则,若公司2019年度审计报告最终确定为亏损,探路者股票将于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之日起停牌,深交所将在停牌后15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暂停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
数据显示,2017年探路者实现营收30.34亿元,同比增长5.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逾8484万元,出现上市首亏。2018年,探路者营收同比下滑34.34%至19.92亿元,亏损扩大至1.82亿元。
这和这家户外运动品牌上市之初的光景截然相反。2009年10月30日,凭借一项帐篷专利起家的探路者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全国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之一,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为探路者创始人盛发强、王静夫妇。
从挂牌上市到2013年,探路者业绩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探路者2009到2013年间营收增速均超过30%,净利润增长均值也超过55%。其中,2011年为业绩爆发期,营收增长超7成,净利润更是暴增98.81%。
“实际上,2009年到2013年这个阶段,我们的思路还是开店、拓展。”2017年7月,探路者创始人之一盛发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数据显示,2009年上市前,探路者门店大概有300-400家,到2013年底,门店已达到1614家。
然而,《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自2014年开始,快速跑马圈地的探路者开始进入“水逆期”。这一年,在其营收增长明显放缓同时,净利润增速也由2013年的47.48%骤降至18.28%。一年之后,探路者净利润增速由正变负。2016年,该公司营业收入由巅峰时刻的38.08亿元下降至28.78亿元,净利润则下跌至1.66亿元。
“我对探路者这几年的表现充满了遗憾!”12月12日上午,一名对探路者颇为熟悉的户外运动领域人士这样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感慨。他说,最初,由于专业背景深厚,外界对探路者充满期待。“探路者原本想象空间很大,但显然,它花费了更多精力在并购上。”
多元化遇“劫”
事实上,多名投资人士在与《国际金融报》记者沟通时,均将探路者的业绩变化归因在了上市后的“多元化”扩张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