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兰渝铁路渭源段美景(定西市委宣传部供图)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兰天 文/图
“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田是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年年人发愁”曾是改革开放以前定西人民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提到定西,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荒烟蔓草,地瘠人贫”。
但在过往的历史中,陇中这片土地也曾是水草丰茂,遍地牛羊的世外桃源。翻开史书,秦汉有“陇右畜牧为天下饶。”之记载,隋唐有“其人勤于稼穑、多畜牧”“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的描述。可是后来,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定西的山形地貌和气候均发生重大变化,成为“地下无宝、地上无草”“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赤贫之地。
严酷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度贫困,贫困又加剧了生态的恶化。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不少人过着“吃粮靠回销、生活靠救济”的贫困生活。
上世纪70年代的定西老照片。(翻拍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兰天/摄)
穷则思变。多年来,植树造林一直是定西人用心最多、投入最多的一项工程。特别是改革开放和“三西”扶贫开发启动后,定西人扭住“穷根”,“反弹琵琶”,开启了修复生态、治穷致富的艰难历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种草种树是定西扶贫的精彩开篇,也是定西人脱贫奔小康中最生动、最引人注目的章节,最能体现“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定西精神”。经过几代人数十年的实干、苦干,定西的植被逐步增加,生态环境日趋好转。
生活在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张川村许堡社的双胞胎兄弟许志刚、许志强就是向苦瘠之地要生态效益的代表。日前,新中国成立70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全媒体集中采访团见到被当地人称为“旱塬愚公”的“刚强兄弟”。
“在以前,别人只要一提起定西就直摇头,土地太旱了,水土流失很严重,人穷啊。”弟弟许志强告诉记者,为了改善自家身边的生态环境,兄弟俩拿起锄头、铁锹,上山植树,这一种就是50年。
“爷爷从小告诉我们,在咱们祖先那个时候,都是青山绿水,到咱们手里,要把家园搞好。”哥哥许志刚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树种好,看着家园像“小江南”,四季都有绿色。
从21岁到71岁,整整50年,岁月带给“刚强兄弟”的除了满头白发还有脚下的绿色。他们义务植树50年,栽植树木超400亩,栽植云杉、侧柏等常青树和芒果、棕榈、海棠等南方树种8万余株,培植树苗16亩、牡丹等花卉15亩,覆盖3条荒沟、5面荒坡。今年,两位老人一如既往义务种下2000多株侧柏。在两位老人的感召下,定西市将3000株侧柏运到了张川村进行面山绿化;张川村实现退耕还林670多亩;村民在村庄四旁义务植树3200株……
截至2018年底,定西市林地总面积1008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34.3%,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不足6.1%增加到1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了57.1%。
如今的定西,处处见绿,处处美景。(定西市委宣传部供图)
“定西已实现从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的转变。”定西市委书记唐晓明介绍,“刚强兄弟”是定西市生态建设中涌现出的“旱塬愚公”代表之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定西持续实施种草种树、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近年来,定西生态治理进入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新时代,探索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治山治水、种草种树、改善生态助推脱贫攻坚的绿色发展之路。昔日的旱塬荒山正一点点、一片片、一座座披上绿装。
渐次繁茂起来的林木,漫山遍野的优质牧草,不仅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绿色产业的兴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