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超长“宅家” 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字号+ 作者: 来源: 2020-07-05 我要评论

因疫情而“宅家”,中国的孩子家长们因为不适应而催生的“焦虑感”较为普遍。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技术赋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俞菀 魏梦佳 唐弢

  因疫情而“宅家”,中国的孩子家长们因为不适应而催生的“焦虑感”较为普遍。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技术赋能让我们可以“停课不停学”,却也进一步凸显了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专家认为,超长“宅家期”并非“假期”,恰是“从娃娃抓起”提升全民素养的好时机。

  超长“宅家”,家长们为何“焦虑”?

  记者调查发现,抗疫一直“宅家”的这段时间里,家长们的担心和焦虑主要有这样几类:一是担心孩子“闷坏”了影响生长发育;二是孩子上网课、看视频等自主学习效果难以判定;三是面对大量陪伴、督促、引导、反馈等职责,感到有点喘不过气。

  杭州某中学生家长王女士说:“疫情初期,我老公整天都要电话会议,我也要写材料,学校微课有提交作业的要求,得检查上传,作为双职工,家长一天下来疲惫不堪……”

  有家长向记者抱怨:“这还是一个孩子,要是两个孩子更崩溃。有些学校,8点多就要在群里签到“打卡”搞早读,家长做完早饭,就得录孩子的早读视频。接下来还有运动量、做作业等一系列的反馈工作。”

  “我很焦虑、很矛盾。”北京市大兴区家长张女士说,女儿即将小升初,疫情期间学校又不让开新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多少跟课本知识相关,“我特别担心她开学后赶不上新课,成绩下降,上不了一个好初中,就给她报了网上的课程辅导班,但她天天盯着电脑、手机、上网课,视力又下降得厉害,不上网课又怕耽误功课。”

  记者采访发现,“宅家”期间很多小学生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都超过1小时,中学生在3-5小时,大学生则可能完全处于“不可控”状态。孩子看似认真地坐在电脑前“目不转睛”,但很多家长并不确定孩子究竟在干什么。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何瑾说,这段时间,“焦虑”成为很多人谈论心态时的一个高频词。“不安全、不确定和不可控的感受让学生家长想开学又怕开学。可能大家刚习惯居家隔离生活,接下来又要准备开学,这些都可能激起新的个体焦虑。我们要接受焦虑的存在,但要警惕过度焦虑。”

  线上学习应该怎么搞?

  疫情“宅家”期间,孩子通过线上“云教学”的学习效果难以判定,是家长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

  杭州小学生家长屈女士说,“云教学”在疫情居家隔离期间十分必要。“一开始搞直播有些混乱,老师和家长很难配合。后来用录制课程视频的方式,学生可以灵活安排学习时间,也可以让名师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也有部分家长担心“云教学”自由度太大。“看视频课件的时候,我看孩子中间跑出来好几趟,一会吃东西一会上厕所。” 杭州小学生家长裘先生说。北京家长陈女士是一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床中药师,女儿今年高考。她说,2月中旬以来学校一直组织上网课,老师抓得挺紧,电视上也有名师讲课,但担心“线上学习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小欢喜》原著作者谈家庭教育:培养当代家长“不可想象的一代”

    《小欢喜》原著作者谈家庭教育:培养当代家长“不

  • 教育消费不宜过度,家长应向孩子传递正确的消费观

    教育消费不宜过度,家长应向孩子传递正确的消费观

  • 孩子不愿意上网课,十有八九都是选错了!家长一定要知道的真相

    孩子不愿意上网课,十有八九都是选错了!家长一定

  •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为家长减负:教育要分工不要“积怨”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为家长减负:教育要分工不要“积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