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看《三叉戟》前两集,你就会知道这是一部警察爱看的剧集。且不说编剧导演的履历,就是看看其联合出品方与制作方,就会在专业上对《三叉戟》产生某种信任感,对其有着精品公安剧的期待。
专业是让警察爱看的第一道门槛。有些所谓的公安剧,外行人看得热血沸腾,但警察不爱看。为什么?假!《三叉戟》在细节上较真!细节到警种、警衔与着装,徐国柱一开始在派出所做巡警,所以,他一出场,毫不含糊就是巡警的配备。还有称谓,对警界荣称为“三叉戟”的三位资深人民警察,年轻警察都喊他们“师傅”,就像老国有企业工厂车间里的叫法。而市局郭局长对这老几位的称呼却分别是大崔、老徐与小潘,而大崔称郭局长则是“老郭”。还有,经侦支队的支队长一般人都称他为“林队”,崔铁军夫妇则叫他“小林子”。只有熟悉公安职业文化的人,才会对这样的根据不同身份、履历产生的不同称谓心领神会。
但该剧真正让警察爱看的原因还是它对警察生存状况与工作环境的描写。过去的涉警剧,故事往往是在警察与坏人之间展开,如果加上家属,也不过是加一个“不顾家”的调味剂,很少把警察间的同事关系作为重要的线索。但《三叉戟》却直面警察的生存空间,警察之间也有竞争、妒忌和各种矛盾,他们有升迁的压力,有代际冲突,他们也不满尸位素餐、马屁文化,还要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他们对外是警察,是正义与责任的化身,往往以英雄形象示人,但对内却是同事,存在一切单位可能存在的人情纠结与职场政治。
我的岳父是警察,我的警察朋友更不少,有的私交近30年。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会与我交流单位里的人事关系与人际矛盾,更让我体会到警察职业空间的艰辛与不易。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无论在哪个地域,公安都是公务人员最大的系统,这使得公安的人才竞争特别激烈。我开玩笑说,有的部门几十个人产生一位厅局长,而有的省份,十几万警察才产生一位公安厅常务副厅长(正厅长级,公安厅长往往副省级干部兼任)。我相信无数警察,会在《三叉戟》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单位的缩影以及一个个同事模板。
但我们不是警察,没有这样的职业代入感,为什么也会追《三叉戟》?
第一个解释是老戏骨的演技。陈建斌、董勇、郝平分别饰演三叉戟的崔铁军(大背头)、徐国柱(大棍子)、潘江海(大喷子),这是吸引很多人看此剧的卖点。三位演员,任何一位都可以挑梁一部电视剧的主角,这部剧却“奢侈”地把他们安排在一起演对手戏,令人充满着想象。而且目前展开的剧情,三位的演技没有辜负观众。比如三位在抓逃中与毒贩扭打在一起,陈建斌右手臂被嗑了一下,后来换了一个场景,老几位在聊天,我注意到陈建斌边在对白,边还下意识地用左手摸他的右臂,就这样一个小动作,让我不得不给他竖大拇指。
第二个解释就是“小逆模式”传播。《弱传播》一书第六章重点介绍了“舆论的次理论”,它指的是:舆论世界是主次颠倒的传播世界,在舆论世界里,分布着主流舆论、次主流舆论、弱主流舆论、外主流舆论、逆主流舆论和反主流舆论等舆论形态,在舆论形态的谱系中,主流舆论是最不活跃的舆论,次主流舆论是最活跃的舆论。
为什么主流舆论不容易活跃?因为如下原因:主流舆论往往是常识,常识无须反复提及;主流舆论往往是常理,常理无须时时强调;主流舆论属于共识,共识不容易引发关注;舆论是竞争性传播,其第一特性就是争夺关注;主流舆论已经取得大家的共识,没有突出的东西值得被关注。
但主流舆论不容易传播,并不是说主流舆论不能作为。越是高手越是懂得用传播规律去传播主流舆论,否则一味地用出格来博出位,这还不容易?
《三叉戟》的创作团队,就是这样一群懂得“弱传播”的主流舆论传播高手。
舆论的次理论可以直接指导舆论战,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传播的密码—— “小小的叛逆”。为什么是小小的叛逆,而不是大大的叛逆,或者是百分之百的叛逆?原因就是:小小的叛逆是次主流舆论,大大的叛逆是逆主流舆论,而百分之百的叛逆则是反主流舆论。
舆论只有小小的叛逆才可能成功,我把它简称为“小逆模式”。用“小逆模式”指导典型宣传与英雄塑造,主创团队第一个“规定动作”应该是“首先寻找典型或英雄的缺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