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公益慈善:包容普惠、共同发展”分论坛上,中国平安宣布向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专项用于推进贫困县区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和引导本土青年返乡创业、就地创业,充分发挥“新农人”在互联网技术运用、农业生产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的"领头羊"作用,推动当地优势产业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为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动力。
这次捐赠只是平安积极投身于扶贫事业的一个缩影。2018年,平安正式启动面向“村官、村医、村教”的“三村建设工程”,并在实践中升级为“三村智慧扶贫工程”,通过整合平安的金融、科技资源,实现贫有所助、病有所医、学有所教。
2019年,是三村智慧扶贫工程的攻坚之年,扶贫已成为平安上下的共识,也成为平安人的一份事业。
撰文:谭冰梅
解读广西瑶乡大丰收背后的“产业扶贫”
广西田东县作登瑶族乡坡教村的甘蔗田里,村民刘元福夫妇商量着今年的收成不错,可以把家里的房屋重新翻修一遍了。4年前,刘元福一家被认定为精准扶贫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3500元。在扶贫队的推荐下,刘元福两口子种植了30亩甘蔗,每天辛勤耕种甘蔗产业园,去年全家可支配总收入达到了9万元,一举脱贫。
刘元福所在的田东县作登瑶族乡坡教村位于大石山区,距乡政府驻地13公里,缺地缺水,土地贫瘠,主要居住壮、瑶两个民族,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1户307人。目前还有8户17人未脱贫,是田东县“十三五”贫困村。
2018年5月坡教村被列为中国平安“村官工程”产业扶贫示范点。平安集团向坡教村甘蔗种植户捐赠了39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帮助改善蔗农土壤的品质,还邀请专家对蔗农进行指导培训。除了提供化肥、技术培训和支持,平安还在甘蔗的销售渠道上想办法。中国平安向南华糖业发放了1亿元产业扶贫贷款,村民有多少甘蔗南华糖业就收多少甘蔗,一举解决了销路犯愁的问题。此外,全村24户贫困户通过平安发放的扶贫小额信贷,享受到了100万元的金融贷款。
如今,甘蔗产业已成为坡教村“3+1”特色产业之一,全村种植有267亩甘蔗,品种多为桂糖31、桂糖42。甘蔗获得增收,大大调动了群众种植甘蔗的积极性。据该村的驻村书记吴祠勇预测,2019年将新增甘蔗种植面积50多亩。
广西坡教村村民刘元福这样的故事还很多,它的背后是平安一直在积极践行的“产业扶贫”。平安主要面向当地特色产业和核心龙头企业,通过提供贴息贷款、协助农产品销售、引入现代化农业技术等产业扶贫闭环,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带动当地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当地实现脱贫战略目标。
科技加持“三村工程”成“智慧精准扶贫”
过去一年,中国平安充分运用科技型综合金融集团的优势,创新扶贫模式和扶贫举措,依托该集团强大的科技优势打造智慧扶贫新通路,聚焦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扎实推进村官、村医、村教“三村智慧精准扶贫”工程。
产业扶贫方面,在科技力量的赋能下,平安构建了涵盖“产业—科技—销售”全产业链闭环产业扶贫模式,变“输血”为“造血”:在金融服务前端,通过“银行资金+信用保障保险”的组合模式撬动扶贫产业资金;在科技加持的中端,运用小额闪赔、卫星遥感、牲畜识别等创新科技,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现代化;后端则调动内外渠道,搭建由多层次电商平台构筑的产销网络,构建“精准扶贫专区”,打通特色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并带动当地旅游资源、特色文化的外部推广。外围保障层面,通过保险主业为贫困农户提供大病医疗保险保障措施。过去的2018年平安人寿累计承保贫困农户5.2万人次,保额合计20亿余元。
在健康扶贫领域,通过“4+1”智慧医疗综合方案落地村医工程,改善农村地区医疗健康水平。其中,平安好医生借助“AIDoctor”等领先的医疗科技,为多省市1万多名贫困偏远地区的乡村医生提供村医专属APP、检测一体机、多场景远程培训、名医结对等一系列帮扶产品,提升乡村服务能力,提高贫困地区农民健康水平。平安租赁则依托“移动健康监测车+名医巡诊”助力贫困山区健康扶贫,截至目前已经为118个贫困村累计举办了109场名医巡诊活动,为近2000名村民提供了健康义诊。
在教育扶贫方面,中国平安“扶志、扶智”双管齐下,硬件、软件并行发力。利用远程互联网技术,为乡村智慧小学配备同频互动直播平台,实现通过一个屏幕连接大千世界;此外还致力于强化校长培训,增强师资力量。依托“三村晖”智慧教育与平台,向师生们提供双师课堂和素质课堂,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平安还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通过智能科技产品“加马成长伙伴”让乡村儿童在通过远程视频打开知识新大门的同时感受温馨的来自远方父母的亲情。截至2019年1月,共实现1306次连接,接通电话3005分钟,在线视频课程点击量1450次。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