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条例》。条例分7章、37条,涵盖管理体制、产业发展、贸易便利、金融服务、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该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今年1月4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框架方案》正式印发。2月27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管委会(以下简称管委会)挂牌。《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条例》的通过是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意味着这项改革有了地方立法的保障。
赋予更多权限
“不等不靠,先行先试。”义乌从浙中内陆小县发展到今天,从国际贸易改革综合试点到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一直以来都有敢闯敢试的精神。这次地方立法赋予管委会更多权限,为义乌放开手脚干事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按照条例的规定,管委会行使国际贸易改革领域省级权限,省政府根据试验区开发建设和改革创新需要,依法授予管委会其他省级管理权限。该管委会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统筹规划、开发建设管理、重大项目招商布局等工作。
同时,条例还对属于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管理权限作了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不能委托行使的外,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委托管委会行使。管委会行使与设区的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但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应当由设区的市行使的职权除外。
“条例赋予管委会更多的权限,特别是一些省级权限的下放,有利于管委会更加灵活地作出决策,更好更快地推动改革。”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汪江连说。
着眼贸易便利
进一步加大国际贸易便利化是这个条例的亮点之一,条例涉及的内容不少与国际贸易便利化有关。
自今年初《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框架方案》印发以来,义乌深耕贸易便利化体制改革,复制推广51项自贸区经验,形成开展全国县级市首单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业务,探索形成跨境电商贸易数据认证等100余项创新案例。目前义乌已开通11条线路,辐射欧亚大陆37个国家和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义乌还孵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深入推进与阿里巴巴eWTP战略合作,创新出口模式,跨境电商保税进口菜鸟仓正式运行,阿里巴巴国际站建立义乌线上专区。最近又设立面积12万平方米、拥有35个国家馆的进口市场孵化区,实现进出口货物集拼转口。
条例对义乌试验区建设综合保税区、开展市场采购进口贸易机制创新、推动义乌国际陆港和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创新电子商务管理模式等有不少前瞻性规定,这些规定被纳入“贸易便利”专章。
条例规定:“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辐射带动金华义乌都市区和省内其他区域发展。”小商品连着大世界,义乌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对外开放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已经在海关、税务、外汇、信用管理等方面探索出不少经验。条例的出台,有利于巩固和推广义乌既有改革成果,也有利于义乌明确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纵深推进改革
通过立法的方式巩固改革成果、推动改革向纵深推进。义乌市委改革办负责人表示,条例的通过和实施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义乌市场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实施全面开放的政策举措,进一步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也将有利于保障义乌国际贸易改革在法制轨道上运行,拓展先行先试的制度空间,更好地用法治思维、方式推动治理现代化。
“条例即将正式实施,其意义远不止于义乌这一域,更在于对全省乃至全国建立更高层次对外开放具有带动作用。”省商务厅贸发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指出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是试验区的重要使命之一,作为全球小商品贸易中心,义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义新欧”中欧班列、义甬舟大通道等重要开放平台也都具有全省性、全国性开放价值。
相信通过条例的出台,义乌将进一步总结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成果和经验,有针对性地加强制度谋划、制度设计、制度保障,有利于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参与义乌试验区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将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
转载请注明出处。